河南省會,在2024年特別拼。
最能體現的數據是汽車產量。根據日前鄭州公布的消息,2024年1-11月,鄭州新能源汽車實際下線52.9萬輛、增速112.9%,帶動全市汽車年產量歷史性突破100萬輛大關。
鄭州的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推動了工業領域的升級和整體經濟的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鄭州GDP已達到10702.7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382.7億元,同比增長9.3%;1-11月,鄭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其中,汽車及裝備制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85%。
在汽車產業和工業增長的帶動下,鄭州能否實現重返“中部第二城”的目標,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多年來,長沙與鄭州一直在爭奪“中部第二城”的位置。2019年,鄭州GDP達到11589.7億元,時隔十年再次超過長沙,不過這之后的2020年至2023年,鄭州的GDP屢次以微小的差距落后于長沙。
2024年上半年,鄭州以微弱優勢反超長沙,一度坐穩“中部第二城”。不過到三季度,長沙再次實現反超。如今,二者差距是285.2億元。
目前,2024年全年數據尚未公布,鄭州究竟能否迎頭趕上,關鍵要在哪些地方進一步提升?
汽車產業發展迅猛
回顧去年鄭州的增長軌跡,可以看出這座省會城市的重要經濟支撐。
鄭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鄭州GDP同比增長5.5%。從前三季度細分數據看,工業發展是鄭州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鄭州第二產業增加值4382.7億元,同比增長9.3%。在萬億城市中,鄭州該項數據位列第一。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連續12個月居國家中心城市第1位。
規上工業是鄭州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前三季度,鄭州規上工業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其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4.6%、14.0%、12.8%。
繼富士康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之后,上汽集團和比亞迪的相繼入駐,使得汽車制造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成為近年來鄭州發展最為迅猛的產業之一。
2022年,鄭州新能源汽車產量僅為6.98萬輛。到了2023年,鄭州汽車產量83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新能源汽車31.6萬輛,同比增長3.5倍,
2024年,鄭州全面進入比亞迪時刻。前11個月,鄭州比亞迪的汽車年產輛達到47萬輛,帶動全市汽車突破100萬輛大關。
汽車焊裝生產線 圖源:圖蟲創意
除此之外,鄭州的創新產業也在不斷壯大。1-11月,鄭州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4.4%、13.2%、11.6%,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強省會”戰略的背景下,河南省政府對鄭州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尤其是在資源配置、政策扶持以及產業集聚等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推動力。
消費市場的持續回暖也為鄭州經濟注入了活力。2024年1-11月,鄭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394.6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比前10個月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11月當月同比增長7.6%。
近年來,鄭州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贏商大數據顯示,在2024年上半年,132家首店落地鄭州,第三季度鄭州購物中心引入首店84家,首店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
與此同時,隨著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鄭州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成為熱門的旅游目的地,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消費的增長。
2023年,鄭州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達到1.48568億人次,同比增長66%,旅游總收入為1802.4億元,增長59.2%。2024年國慶期間,鄭州接待游客1614.2萬人次,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7%,門票訂單同比增長91%。
鄭州 圖源:圖蟲創意
此外,為加速消費市場的繁榮,鄭州還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拓展消費場景、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等,進一步推動了消費市場的升級和城市的全面發展。
產業結構仍需優化
若是把視角放在中部區域,鄭州和長沙的競爭依舊焦灼。
2024年一季度,長沙GDP為3512.21億元,同比增長3.8%,低于全國經濟增速5.3%,在26座萬億城市中排名倒數第四。而鄭州一季度GDP達到3537.9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超過武漢、西安等一眾萬億級城市。
在這之后,鄭州將差距繼續拉大。進入二季度,鄭州的GDP總量領先長沙82.19億元,位居中部第二。
然而,到了第三季度,長沙GDP達到10987.90億元,超越鄭州(10702.7億元),重新躋身全國第15強。
長沙 圖源:圖蟲創意
如果要看兩者的差距,長沙對鄭州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產和三產上。
2024年前三季度,長沙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2.39億元,而鄭州第一產業增加值則為156.3億元,兩地僅第一產業就差出166.09億元。在第三產業方面,長沙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6584.29億元,領先鄭州(6163.7億元)。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高級統計師曹雷在《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思考》指出,2023年,鄭州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3:39.4:59.3,第三產業占比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第8位,僅高于重慶。
而且,鄭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也不盡合理,存在“生活型”服務業多,“生產型”服務業少,特別是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產業集中度、專業化水平低等問題比較突出。
鄭州在營商環境的提升上有待加強。盡管近年來已推出多項改革舉措,但相比其他城市,鄭州在政策執行、金融服務、法律保障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也能更好地激發創新和產業轉型。
除此之外,曾剛認為,鄭州想要在未來的城市競爭中獲得優勢,還需要從產業生態優化上入手。
曾剛指出,鄭州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升級傳統產業,更要加大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通過推動高附加值、技術含量更高的產業,鄭州能夠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鄭州已經在積極布局。據了解,當前,鄭州全力競逐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信息、區塊鏈等未來產業發展,重點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聚焦打造“量子之城”。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106-0.html鄭州能否坐穩“中部第二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