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17日電 17日,“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微信號發布《關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繞過圖形類驗證機制新型犯罪手法預警通報》。
近期,廣西桂林公安網安部門工作發現,桂林市陽朔縣某景點票務預約平臺存在被濫用痕跡。經查,系“黃牛”團伙利用平臺的驗證碼組件缺陷,實施非法搶票行為。廣西桂林公安網安部門通過調查,成功抓獲該“黃牛”團伙,繳獲電腦等作案工具一批。同時發現,部分圖形類驗證碼組件風險隱患突出,極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提醒廣大單位、個人加強防范。
一、案件情況
2024年國慶節假期期間,廣西桂林公安網安部門工作發現,大量網民反映某景點“一票難求”,旅游社和“黃牛”勾結在社交平臺大肆發布代搶票廣告。廣西桂林公安網安部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經對該票務預約平臺運行日志進行分析,發現存在預約行為頻次高、時間連續不間斷等明顯被“外掛”軟件濫用痕跡。通過進一步偵查,成功鎖定實施犯罪的“黃牛”團伙,專案組分赴北京、重慶、四川、廣西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繳獲電腦等作案工具一批。經核查,該“黃牛”團伙利用外掛軟件在2024年國慶節假期期間非法搶票約1萬張。
二、犯罪手法
經查,犯罪嫌疑人預先在外掛軟件中錄入游客姓名、手機號等必要信息,平臺放票時外掛軟件自動發起請求搶票。經分析,發現該外掛軟件的技術核心在于自動快速回答票務預約平臺的圖形類驗證機制。正常情況下,游客預約門票需手動選中隨機排列的圖案以通過驗證。犯罪嫌疑人提前通過發起頻繁的注冊請求,下載了數萬張同類型的驗證碼圖片,人工對驗證圖片中的正確答案進行標注,再利用標注的數據訓練出高準確度的圖像識別模型,在搶票時利用該模型自動快速推測正確驗證碼。
三、風險提示
此次涉案的圖形類驗證碼組件使用范圍較廣,加之當前圖像識別工具普及易得,相關網絡應用驗證機制被破解(繞過)風險突出。春節假期臨近,為防止同類案件再次發生,提示相關單位、個人加強防范:一是廣大網絡運營單位、個人用戶應對網絡應用的注冊、登錄、關鍵業務操作等環節的驗證碼組件進行排查,特別是采用圖案點選、文字點選類型的驗證方式,評估驗證碼方案的安全風險,并同步加強對短時間、高頻次的網絡請求等異常行為的監測和阻斷,及時封禁異常IP。二是驗證碼服務提供者應采取增加噪音、變形扭曲、更換字體等措施提升驗證碼復雜性,使自動化工具難以識別,并持續排查驗證碼組件存在的安全缺陷、風險漏洞,提供升級完善方案,履行法定的告知義務。(中新經緯APP)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252-0.html利用驗證碼組件缺陷非法搶票約萬張!官方通報新型犯罪手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