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就收到千萬級別超級罰單,合規經營漏洞下,浙商銀行經營業績穩定性存隱憂。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浙商銀行濱海新區分行開出30萬元罰單,直指其“貸后管理不到位”等違規行為。這距離上海分行1月收到1680萬元天價罰單僅隔半月,疊加七名高管同步受罰的連鎖反應,暴露出這家股份制銀行在高速擴張中積累的深層危機。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浙商銀行以及分支機構累計收到監管罰單近30張,合計罰沒金額超過1100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罰單。
合規經營風險頻繁暴露的同時,浙商銀行業績增速放緩、資產質量承壓。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收524.91億元,同比增長5.64%;實現歸母凈利潤129.05億元,同比增長1.19%,是近四年來同期最低。
此外,浙商銀行高管變動也較為頻繁。2024年,浙商銀行董事會有4位董事離任,新進5位董事,而在高級管理人員中,新聘任9位高管成員,1位辭職,即剛上任9天的新行長張榮森。
針對合規經營、業績、資產質量等相關問題,發現網向浙商銀行發送采訪調研函,截至發稿前,未收到浙商銀行對上述問題的合理解釋。
一季度累計被罰2000萬 合規失守暴露內控虛設
浙商銀行再次收到監管罰單,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的濱海金罰決字〔2025〕3號、4號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商銀行)濱海新區分行因存在“貸后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主要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濱海監管分局罰款3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27日,浙商銀行迎來開年首次被罰,并且一次性連收兩張罰單。一個是浙商銀行重慶分行因貸款“三查”不到位等事由而被罰款共計170萬元;另一個是,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則因信貸業務不規范經營;資產池業務未納入統一授信管理;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虛增存貸款;貿易融資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員工異常行為管理不到位等事由而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1680萬元,與此同時,七名時任高管也因各自涉及的不當行為被處罰。
圖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實際上,這次被罰并非浙商銀行上海分行接到的第一張千萬級罰單。此前,2023年12月29日,該分行還曾因采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而被罰沒合計1734.50萬元。同時被罰的還有時任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顧清良,其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
而顧清良本人因涉嫌犯受賄罪已于2020年9月29日被發布一審刑事判決書((2020)浙0212刑初279號),判決書顯示顧清良累計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幣1242.34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250萬元。
從上海分行的“同業投資業務違規”“理財資金對接不良資產”等復雜違規情形,到濱海分行的基礎性貸后管理漏洞,折射出該行在不同業務條線、不同區域機構均存在制度執行失效的問題。今年一季度,浙商銀行就因信貸違規等原因被罰沒近兩千萬。另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浙商銀行以及分支機構累計收到監管罰單近30張,合計罰沒金額超過1100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罰單。如泰州分行因項目貸款貸前調查、貸后管理不到位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302.5萬元。
高管頻繁變動 經營業績顯疲態
接連受罰的同時,浙商銀行高層變動也比較頻繁,且有多名原高管被查。在顧清良之前,浙商銀行原董事會秘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淑卿利用職務便利,以假借營銷費用名義、使用虛假發票虛列開支等手段,騙取、侵吞公共財物共計1479萬余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
在顧清良被查的同年,浙商銀行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鄒建旭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鄒建旭也曾任浙商銀行深圳分行黨委書記、行長。2021年9月,原浙商銀行副行長張長弓被帶走調查。此后,浙商銀行原董事長沈仁康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于2023年2月6日接受浙江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多位分行行長及中高層管理人員相繼落馬的同時,浙商銀行也陷入管理層動蕩之中。2023年,包括新任董事長陸建強在內,浙商銀行新選舉3位董事,同時有4位董事辭職,其中1位尚在資格審核期間即已提出辭職。高管中,包括近期失聯消息甚囂塵上的原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公司秘書劉龍在內的4位高管離任,新晉6位高級管理人員接任。
2024年,浙商銀行董事會有4位董事離任,新進5位董事,而在高級管理人員中,新聘任9位高管成員,1位辭職,即剛上任9天的新行長張榮森。據2024年半年報,2024年8月9日,浙商銀行聘任張榮森為新任行長,但8月19日,張榮森便因個人原因火速辭去行長職務。此后,行長一職由董事長陸建強代為履行,截至目前履職時長已接近6個月,即將到達履職期限上限,仍未有新行長人選的相關消息。
內控管理風險以及高管的頻頻變動也影響到浙商銀行業績的穩定性。浙商銀行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收524.91億元,同比增長5.64%;實現歸母凈利潤129.05億元,同比增長1.19%。
拉長時間線看,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496.90億元,同比增長4.13%;實現歸母凈利潤127.53億元,同比增長10.54%;2022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477.17億元,同比增長18.06%;實現歸母凈利潤115.37億元,同比增長9.07%;2021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營收為404.16億元??,同比增長14.69%?,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8億元,同比增長4.28%。
可以看到,近幾年浙商銀行的營收和凈利增速均不穩定,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的增速,不僅是近四年來同期最低,還開始出現下滑。2024年第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2.12億元,同比上漲4.55%;實現歸母凈利潤49.06億元,同比下降2.08%。
值得一提的是,內控管理風險以及業績增速放緩并沒有影響到浙商銀行的薪酬水平。近年來,人均薪酬水平卻維持在高位上漲的趨勢中。數據顯示,2020年-2023年,浙商銀行的人均薪酬由55.25萬元,上漲至58.41萬元;2023年,高管平均薪酬230.55萬元,為人均薪酬的3.9倍。
以2023年來看,雖然2023年可謂多事之秋,不過,高管的薪酬補發并沒有落下。2024年10月底,浙商銀行總共對5位高管補發了薪酬,其中副行長陳海強補發183.81萬元,總薪酬374.96萬元;此外,副行長景峰補發192.84萬元,總薪酬383.99萬元;副行長駱峰補發201.87萬元,總薪酬393.02萬元;副行長林靜然補發16.13萬元,總薪酬32.46萬元;行長助理周偉新補發47.02萬元,總薪酬105.44萬元;綜合浙商銀行這些薪酬補發,5位高管總共補發641.67萬元,薪酬總額達到1289.87萬元,高管人均薪酬達到257.97萬元。
當千萬級罰單從孤立事件演變為連續劇,浙商銀行的危機已超越個案范疇。監管機構穿透式檢查揭開的,不僅是某個業務流程的漏洞,更是商業銀行在規模情結驅使下集體忽視實質風險的行業困境。對于浙商銀行而言,當務之急是重構風險治理架構——將合規要求嵌入業務流程基因,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金流向全鏈條穿透。唯有將合規內控從成本中心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方能在強監管時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
(記者 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 周子章)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956-0.html浙商銀行連收千萬罰單背后:多名原高管被查,陳海強等副行長紛紛補薪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