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北京報道
大學教授、收藏家、作家、阿里巴巴榮譽合伙人……如果細寫,王帥的身份可能一張A4紙都寫不完。1月18日晚,王帥作為一位分享者,攜新書《春風最隨美人意》在北京PAGEONE五道口店與京城讀者見面,分享了自己做收藏家的點滴心得。畫家老樹、美食家李克、拍賣業翹楚郭彤與百余名讀者共同參與了此次冬日新書分享活動。
《春風最隨美人意》新書分享會現場
《春風最隨美人意》是王帥結合十余年收藏經驗的一部文學散文集,書中涉及的五十余件(套)作品,皆為作者的私人收藏。與傳統的藝術品投資或學院派學術分析不同,書中的每一件作品,在作者筆下都融入了其生命體驗與人生情感記憶,視角獨到且語言風格頗為風趣、辛辣。“想把發現的美或者是能夠擁有的一些東西和更多人去分享,把對美的理解,不管對錯,發自內心講給大家聽。”這是王帥想傳遞給讀者的理念。
一個收藏家對美的情愫
“春風最隨美人意”出自王帥的詩句。在活動開始,王帥便解讀了當初創作這本書的初衷。
《春風最隨美人意》新書首發
王帥曾在互聯網工作20年,但他一直葆有深厚的人文情結,鐘情于文學與藝術。王帥坦言,他對女性天生有一種親近感。故而,在這句“春風最隨美人意”的下一句“為她開了百種花”,也是他對自己母親、妻子、女兒的真摯情感。
而對于讀畫,王帥一直認為,讀一張畫其實是讀這張畫跟自己之間的關聯,那是學術文章所不能包含的內容。于是,吳昌碩、陳師曾、溥儒、潘天壽、林風眠、周昌谷、朱自清、孫犁、陳夢家、流沙河、周夢蝶等書畫家、作家與詩人的作品,在王帥頗具跳蕩行文的語言風格中被娓娓道來,他的個人經歷也融入對畫、事、人的解讀與感喟中。
什么是美?
現場,3位嘉賓向在場讀者分享了各自結識作者、提前閱讀本書的心得體會,特別是對于什么是美的看法。
老樹結合自身早年閱讀弗洛伊德的體驗,認為弗洛伊德提出能夠助人解脫人生困境的4種方法里,想象是最可取的,可以讓自己沉浸在美好之中。“藝術就起這個作用。當面對一件好的藝術品且沉浸其中的時候,可能很多人說我看不懂。其實沒有什么看不懂的,看一幅畫如對美人。”
老樹還認為,一個人“在藝術里面待的時間很長,就如在開花的樹林里穿行,就是那種感覺,目不暇接。很多困境的東西一時之間你不會看得那么重,因為你知道世界上還有這么重要的美好的東西,可以讓我心情愉悅的東西,還有很多讓我不能窮盡的東西,不斷地引領我往前走,美絕對是無止境的東西,是一個無底洞”。
郭彤則結合新書中令其淚目的篇章,向在場讀者分享了她對這本書的感受。“看這個書我是兩個晚上睡前就看完,第一天我就能看完,但是舍不得,我就留一半第二天再看。我覺得其實對于收藏來說,在帥總的心目中就是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都被寫進了書里。收藏是點點滴滴跟他的生活、所思所想和學業興趣,是他老師、女兒、太太喜歡什么,是哪些東西真正打動他的,比如《為您打了十年工——讀賓虹先生畫作》。黃賓虹的畫很多都描繪有暗夜獨行之感,尤其是黑黢黢的長卷。可是他的畫里面經常有一個豁口,或者是一道光,讓你在山澗行徑的時候還會有一種遇見,你可能能遇到一個人,或者是一個景,或者是一道光。”
作者王帥以一句勵志的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為例。他認為,苔花有苔花的美,牡丹有牡丹的美,苔花的美比牡丹的美還自信,所以美是獨特的,是獨一無二的,美沒有高下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
主持人兼嘉賓李克則以千利休和豐臣秀吉之間的小故事為例,闡釋他心目中美與玄妙之樂趣。
一場公益性的出版
王帥不僅從事收藏十余年,同時也堅持公益事業。在新書發布伊始,他曾在公眾號“天使望故鄉”上發布《永不放棄》一文,講述了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成立的故事。他通過此文,還向公眾宣布《春風最隨美人意》的版稅將全部捐贈給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旨在幫助困境中的女性、困境中的母親。
在此次新書分享會中,王帥再次向參與這次活動的線上、線下讀者朋友講述了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成立的前后故事,溫暖了現場的每一位讀者。誠如王帥所希望的,公益就是通過一個人的努力去影響另外的一個人,將愛心逐一傳遞給更多的人,而公益就不能低調。
在活動接近尾聲時,現場參與的讀者則對普通人遇到的收藏問題,向在場嘉賓提出問題。王帥、郭彤和李克都以其多年的收藏親歷,向提問的讀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據悉,目前《春風最隨美人意》在當當網新書熱賣總榜名列第8,在中國現當代隨筆新書榜名列第1。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86-0.html《春風最隨美人意》新書首發 版稅將全部捐贈公益基金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