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權益類基金的金額已經超過了4.4萬億元。
從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看,固收類資產是險資青睞的“壓艙石”,權益類資產的占比雖然有所增加,但拉長周期看,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上市險企在2024年三季報中紛紛表示,提升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推進權益投資結構優化。在1月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鼓勵保險資金穩步提升投資股市比例,特別是大型國有保險公司要發揮“頭雁”作用,力爭每年新增保費30%用于投資股市,力爭保險資金投資股市的比例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穩步提高,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機構投資者在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方面的積極作用。
提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是保險公司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的客觀需要。保險公司的負債端成本相對剛性,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雖然經歷了多次下調,但已售出的長期險保單預定利率仍保持在3%左右,再加上保險公司運營管理成本,這就決定了保險資金在投資端既需要配置安全穩定的固收類資產,又需要盡最大努力提升投資收益。近幾年利率中樞持續下降,固收類資產保持長期穩健收益水平面臨著挑戰。與此同時,資本市場投資價值逐步顯現,為險資增配權益類資產、提高投資收益水平甚至獲取超額收益帶來了較大操作空間。
回顧2024年的險資投資路徑不難發現,2024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頻次創出新高,舉牌的險企既有大公司也有中小險企,被舉牌的上市公司分布于公共事業、銀行、能源等多個領域,呈現高股息、收益分紅穩定的特征。
《實施方案》提出,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3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于30%,3年到5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后續逐步擴大參與機構范圍與資金規模。
權益類資產通常波動較大,拉長投資期限、適時調整資產配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險資如果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需要有長周期考核機制配合,避免資管機構為了當期利潤作出短期投資決策。可以說,《實施方案》細化了考核權重指標,為險資長錢長投、做好耐心資本創造了穩定可持續的制度環境。
從長遠來看,險資增配權益類資產,不僅有利于增厚投資收益,提升保險業的抗風險能力,更有助于塑造中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資本市場生態。有了保險資金的試點和示范效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可以源源不斷地進入資本市場,不僅可以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更將穩定市場預期,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487-0.html險資增配權益類資產仍有空間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銀行股再獲險資舉牌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