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東七鮮提速換擋
在交出2024年最后一份答卷后,京東的野心愈發顯現無遺,尤其是即時零售領域。
近日,作為京東即時零售主力軍之一,京東七鮮開始有大動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京東七鮮的倉店建設將迎來全面提速的關鍵時期。
具體而言,公司計劃在6月底前于天津區域新增20家倉店,同時,北京等核心區域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布局。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市場已有消息傳出,京東七鮮在北京地區的開倉速度明顯加快,預計春節前將至少有10個新倉落地并完成布局。
據了解,京東七鮮是京東于2017年為對標盒馬而精心打造的項目,同樣采用了店倉一體化的運營模式。
然而,在此前的幾年里,七鮮的發展步伐相對緩慢。
截至2024年11月,七鮮僅擁有54家超市門店和17家生活門店,覆蓋范圍局限在7個城市。相比之下,盒馬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設了400家門店,覆蓋30多個城市,并涵蓋了盒馬鮮生、盒馬mini、X會員店、NB、奧萊等多種業態。
不過,當劉強東將即時零售確定為京東的三大必贏之戰之一后,七鮮的發展速度是肉眼可見地提升。
去年下半年,京東七鮮在北京正式啟動首個前置倉的運營,該前置倉與小象超市的直線距離僅1公里,并在次月成功完成了店倉融合。
這也就意味著京東七鮮形成了以“線下超市+自營前置倉+電商平臺”相結合的的即時零售創新模式。
而在完成前置倉融合后,京東七鮮的履約時效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目前三公里內的平均配送時效已縮短至27分鐘。
圖注:京東七鮮前置倉
此外,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京東七鮮還發起了即時零售價格戰,推出“擊穿價真便宜不怕比”活動,直接向盒馬、美團小象、叮咚買菜等競爭對手發起挑戰。
隨后,京東七鮮持續加大價格戰的力度,2024年11月15日,其在官方公眾號上公開喊話“便宜10%!對手敢跟七鮮就敢繼續降”,明確表示將加大“擊穿價”的力度。
圖源:京東黑板報
事實上,“擊穿價”并非京東七鮮彼時首次提出的策略。
早在2023年10月,七鮮就曾推出過“擊穿價”活動。在當年的雙十一大促期間,公司選取了部分商品,以近30天內的歷史最低銷售價進行銷售,覆蓋了多個品類。
到了2024年2月,京東七鮮再次宣布升級“擊穿價”策略,覆蓋了更多商品種類。
而這一系列舉措的背后,其實是京東即時零售戰略的強力推動。2023年6月,京東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了創新零售部,將七鮮、京喜拼拼等業務整合為獨立的業務單元。
在電商領域,“最后一公里”始終是各大平臺競相爭奪的關鍵地帶。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或許即時零售這場戰役,對于京東而言,仍然是一場“必贏之戰”。
2.前置倉模式熱潮持續升溫
其實,我們也可以注意到,不僅僅是京東,自去年起,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無論是線上巨頭還是線下實體,都開始密切關注并深入反思“前置倉”模式。
部分企業更是果斷加入這一行列,不斷推陳出新,將前置倉模式玩出了新花樣。
以名創優品為例,該公司在去年推出了新業態“24小時超級店”,其定位并非傳統門店,而是前置倉。
這些前置倉專注于滿足3-10公里內消費者在線上下單、一小時送達的即時需求。
截至目前,名創優品已開出超過200家這樣的超級店,品類以日用百貨為主,客單價在30-40元之間,并已成功接入美團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
與此同時,美團的閃電倉業務作為即時零售的重要支撐,也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據美團官方透露,目前閃電倉的數量已超過3萬個,預計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0萬個。
美團閃電倉不僅在一線城市持續擴張,還不斷向下沉市場滲透。僅在2024年,美團便利店閃電倉就在下沉市場開設了1866家。
圖源:美團閃電倉小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商業觀察家媒體透露,美團閃電倉的日單量已經穩定突破并保持在500萬單以上。
在美團的數字化中臺SaaS系統——牽牛花接入阿里巴巴1688批發平臺后,美團閃電倉更是基于即時零售這一消費場景,對快消百貨品類的流通體系進行了深刻的數字化和效率化變革。
此外,前置倉玩家們的故事還延伸到了海外。
據市場消息透露,美團旗下的小象超市已啟動出海計劃,首站選擇沙特市場,由經驗豐富的“老美團人”劉薇負責主導。
小象超市的出海項目團隊規模初具,成員主要從美團的優選、快驢以及小象業務中抽調而來。產研團隊已率先落地,業務團隊也在迅速擴張。雖然整體規模不小,但前期工作推進謹慎,保密程度較高。
而另一家零售巨頭叮咚買菜也將目光投向了中東市場。叮咚買菜的出海首站同樣選定沙特,并已在當地展開初步布局。
據叮咚內部人士透露,其出海模式以向沙特本地消費者銷售預制菜為主,同時涵蓋生鮮、冷藏以及百貨等品類。
甚至2024年叮咚買菜的管理層曾在沙特召開高層管理會議,積極籌備本地化團隊的組建工作。
從招聘軟件上也可以看到,叮咚買菜確實正在招募相關崗位人才,包括產品、運營、客服、采銷及政府關系等關鍵職位。
針對出海計劃,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向相關媒體表示,目前相關業務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暫無更多信息披露。
但從各大玩家的動作來看,今年前置倉模式的熱潮無疑將持續高漲升溫。
預計未來,隨著各個平臺和大型連鎖零售品牌更加密集的倉位布局,即時零售領域的“貼身肉搏”將難以避免。
而京東七鮮作為這一領域的參與者之一,更應該加快腳步,以應對未來更加激烈的競爭。
3.即時零售競爭加劇,供應鏈成核心競爭力
毋庸置疑,當前,即時零售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市場潛力巨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明確指出,在平臺、商超、品牌商、小店及即時配送等多方主體的協同創新推動下,即時零售預計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至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大關。
不過,盡管前置倉模式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其所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有專家指出,相較于傳統零售,前置倉因缺乏線下購物入口,自然流量相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收益。
此外,多倉運營模式更是對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極高要求。
就以叮咚買菜為例,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2000個前置倉,需管理5000多個SKU。從采購、倉儲到配送,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采購環節需確保商品品質優良、價格合理,并處理好與各地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倉儲環節則需根據生鮮產品的不同存儲需求,設置多溫區倉儲,精準控制溫濕度,保障商品新鮮度;配送環節則需實現即時調度,確保訂單快速準確送達。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生鮮產品的損耗管控極為嚴格,每日損耗誤差需控制在1%以內,這對采購預測和庫存周轉的精準度提出了極高要求。一旦預測失誤,將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成本上升、用戶體驗下降。
因此,即時零售行業的競爭就可能會陷入“囚徒困境”。商家為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打起價格戰,導致利潤微薄。
以社區團購為例,2023年行業均價同比下降15%,而平臺傭金卻逆勢上漲5%。部分前置倉企業為保住市場份額,不得不將毛利率壓低至8%以下,遠低于零售行業15%的健康毛利率水平。
這種低利潤狀態長期持續,將嚴重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無從談起,甚至運營成本都難以覆蓋。
不過,在此背景下,京東的供應鏈優勢逐漸顯現。
京東可以將其在物流技術、倉儲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積累應用于前置倉的運營中,實現倉儲的自動化管理、訂單的智能分配以及配送路線的優化等,從而提高前置倉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并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對于京東七鮮而言,雖然進軍前置倉賽道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意味著其可以掉以輕心,面對這個競爭激烈且殘酷的市場,要想占據一席之地仍需投入大量資源。
前置倉所引發的大戰才剛剛開始。未來,企業的產品力、渠道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484-0.html劉強東別無選擇,京東必須拿下即時零售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劉強東拿下歐冠,京東出海只準成功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