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來,劉強東要讓京東國際化的夢想始終堅定不移。
1.京東拿下歐冠合作
做外賣、搞網約車、進軍搬家市場……最近,京東挺忙。
動作頻頻的它,四處布局,在出海的路上也有了新動向。
近日,京東集團與歐洲足球協會聯盟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為歐洲冠軍聯賽的官方電商創新合作伙伴。
圖源:京東黑板報
在此之后,京東集團將攜其旗下京東零售、歐洲電商品牌ochama等,為廣大球迷和消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獨家足球互動、商品、折扣、獎品和創新服務。
同時,京東還會與歐冠聯賽共同探索獨家授權產品的開發。
近期,京東還將聯合歐冠贊助商和俱樂部品牌商,共同推出專屬的電商社區,結合足球互動、直播及短視頻等形式,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動體驗。參加的用戶,將有機會贏取獎品、購買歐冠及足球周邊。
這還沒完,除歐冠聯賽之外,京東還將與歐足聯旗下的歐洲超級杯、五人制足球冠軍聯賽、歐洲青年聯賽等其他三項賽事展開合作。
對此,京東相關負責人也表現得挺興奮,直言:“與歐洲冠軍聯賽合作是京東全球擴張中一個激動人心的里程碑。”
確實,總體來看,這次合作既代表著歐足聯對京東品牌實力和市場地位的認可,也是京東在國際化戰略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畢竟,作為享譽世界的頂級賽事之一,歐冠聯賽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其龐大的觀眾群體和極高的關注度,勢必將為京東帶來巨大的流量,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而且,體育賽事不僅能精準高效地觸達目標消費人群,還能夠激發受眾強烈的情感反應,從而在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搭建起情感聯系,增強品牌心智,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據悉,歐冠聯賽官方商店將會獨家入駐京東,并在大中華區擁有專屬經營權。而京東將為消費者提供優惠折扣、互動體驗以及賽事門票等稀缺獎品。
到時候,借助歐冠的熱度和影響力,京東就可以更高效地將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地,從而拓展海外市場份額,進一步加速全球化進程。
可以說,京東落在合同上的簽名,也正是它向世界遞出的名片。
2.劉強東拼了,京東出海只準成功
前不久,有消息稱京東贊助了歐冠聯賽,與中國手機品牌OPPO、足球游戲EA Sports FC以及球星卡品牌Topps一起,共同成為歐冠聯賽的二級贊助商。
京東(JINGDONG)的名字和LOGO,也赫然出現在歐冠聯賽的贊助商名單之中。
京東的名字與Logo已經掛上歐足聯冠軍聯賽贊助商Logo墻
但京東并未對此做出回應,具體的合作細節也始終沒有公布。
現在,京東終于宣布了這一重磅消息,倒也并不叫人意外。
事實上,京東早就已經在國內贊助、合作了不少知名的體育賽事,包括足球、籃球、馬拉松等多個項目。
就連奧運會,也少不了京東的身影。
而一直以來,京東對于出海業務都高度重視。
早在2014年,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就提出:“是否國際化,決定了京東未來的生死。”
選擇通過與國際體育賽事合作來打開局面,對京東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近年來,國內競爭日趨激烈,儼然成了一片紅海。
相比之下,海外市場就開闊多了,雖然入局者越來越多,但依舊有許多機會。
然而,在很長一段日子里,京東的出海之路都頗為艱難,甚至被不少人惋惜地感慨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直到近年來,京東才找準了方向,以強大的履約能力為基礎,致力于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
簡單來說,就是要將已經在國內經過驗證的、強大的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復制到全球,以此來拓展全球業務版圖。
據了解,截至2024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已在全球擁有近10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海外供應鏈網絡覆蓋美國、德國、荷蘭、法國、英國、越南、阿聯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去年10月15日,京東物流全面升級“全球織網計劃”。計劃至2025年底,實現海外倉面積翻倍增長。
同時,進一步拓展國際快遞服務范圍,加快供應鏈技術的海外布局,并提升跨境運輸服務效率和品質,持續在海外探索自營運配服務能力。
去年12月18日,京東物流又發布了2025年全球一體化供應鏈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出海戰略路線圖。
相關戰略圖解 圖源:京東物流
通過搭建全球倉網、快遞網、航空網三大網絡,擴大配送服務的覆蓋范圍,更好地滿足海外客戶、中國品牌和跨境商戶的需求。
很快,12月25日,京東物流日本東京1號倉正式開倉運營。
圖源:京東物流
該倉是京東物流在日韓布局的首個自營海外倉,據說可存儲數百萬件商品。
正式運營后,將為日韓企業及出海日韓的中國品牌等提供高效的供應鏈物流服務。
而這一動作的背后,是京東想要構建覆蓋日韓及東南亞核心城市群的倉配一體化網絡,實現供應鏈高效整合的野心。
如今,京東又決定利用體育賽事,來撬動全球流量,提升品牌影響力。
可以看出,京東正以巨大的投入和堅定的決心,有序推動其國際化進程。
3.2025年,京東還有硬仗要打
可能有人會好奇,四處布局的京東,目前處境到底如何?它又有什么底氣?
近日,京東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報告顯示,2024年,京東集團營收為11588億元,同比增長6.8%;凈利潤同比增長71%至414億元,每股收益增長76.4%,全年經營利潤率從2.4%提升至3.3%。
圖源:京東財報截圖
第四季度的表現更是格外出色,營收達到3470億元,同比增加13.4%,重回雙位數增長,凈利潤為99億元,同比增長190.8%,是京東近三年來最高的一次同比增長。
京東物流的造血能力也逐漸展露,多年積淀的履約能力與供應鏈體系,正在成為京東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
這么看來,京東似乎正走在一條強勁增長的康莊大道上。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從京東的財報細節來看,新業務板塊仍處于需要燒錢輸血的階段。
而京東零售的強勢增長,則多少依賴于“國補”紅利的釋放。
因此,盡管2024年業績優秀,但如果想要獲得更加穩定可持續的發展,京東還是要努力把握AI浪潮等時代機遇,找到更多增長曲線。
近年來,中國電商行業格局生變,拼多多和抖音等后起之秀相繼崛起,不斷蠶食著傳統電商巨頭們的市場份額。
不久前,36氪消息稱,2024年,抖音電商GMV達到3.5萬億元,市場份額躍升至電商行業第三,京東則跌落至第四,前兩位是阿里和拼多多。
京東迫切地加快全球化腳步,高調進軍外賣等行業,或許也是想要增加更多市場份額,從日益白熱化的競爭中突圍。
還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京東入局外賣行業,主要是為了留存更多客流,促進電商主營業務的流量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京東外賣不一定需要取得行業王者的地位,只要高頻的餐飲外賣流量能為主站電商業務導流,保護核心業務的發展,就已經是一種勝利。
總而言之,競爭日趨激烈,玩家們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積極探索時代環境,挖掘自己的差異化路徑與核心優勢。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483-0.html劉強東拿下歐冠,京東出海只準成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