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就醫緊張,一些大型三甲醫院常年“一床難求”,患者住院經常需要漫長等待。能不能“哪里有床住哪里”?
試點醫院住院“排隊”時間明顯縮短
所謂“全院一張床”,就是哪個科室有空余床位,患者就住在哪里。這意味著醫生要“跟著患者跑”,各科室床位成為全院共享資源。
半月談記者從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了解到,2014年這家醫院便實行“全院一張床”管理模式。床位分為“科配床”“機動床”,“科配床”保證專科基本用床,“機動床”及科室收不滿的科配床由住院中心統一動態協調使用。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行政總助聶廣孟介紹,病房管理委員會制定各科床位配置及調配原則,在保證婦產科、兒科、ICU等特殊科室床位的前提下,全院855張普通床位全部納入調度平臺管理。當前全院床位使用率持續維持在97%以上的情況下,除腫瘤外科、胃腸外科等科室外,其他專科平均等床時間少于3天。
在北京大興區人民醫院,半月談記者在胸外血管外科病區內見到原本應該收住于腫瘤內科的患者黃女士。由于當時腫瘤內科床位已滿,黃女士被“調劑”進了這個病區。該院腫瘤內科主任宋春青介紹,“全院一張床”模式實行前,如果科室沒有床位,患者只能等待或到其他醫院就診。
大興區人民醫院副院長袁景林說:“以前患者可能需要等待3天左右,‘全院一張床’管理后,基本1天內能住進來。”目前,大興區人民醫院每天約有20張到30張病床用于共享。
除北京外,廣東、海南等地試點醫院的入院等待時間也明顯縮短。
“全院一張床”破解三大難點
如何打破各科室壁壘?袁景林說:“把患者‘點對點’合理高效收入院,需要信息系統及時、準確、動態抓取患者及床位信息,并進行合理配置。”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病房管理委員會主席、專科部部長葉京英介紹,醫療收入將按照相應的績效分配制度,結合患者的數量及病情是否符合三甲醫院收治標準等因素分配,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一張床”如何分配?大興區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閆文杰說:“一般遵循‘就近原則’分配床位,將患者收入相近科室。”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則發揮病房管理委員會的作用,遵循“專科相近、樓層相近”的原則,讓醫生以最合理的動線保證醫療質量。
聶廣孟介紹,從最初需要手動查找空床到如今加入算法模型,信息系統已經可以根據患者病情及床位資源自動給醫生推薦匹配建議。
如何應對跨學科收治?不少醫務人員坦言,以往床位都是各科室獨立運行,跨學科收治不僅會增加管理難度,也給專科護理帶來挑戰。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2A病房副護士長姚潔林說,護理部統籌全院資源開展培訓,以提升護理人員跨病區接收能力。大興區人民醫院胸外血管外科護士長高建平表示,遇到極特殊情況時,也會請相應科室的護士進行指導,以保證護理工作的專業性。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試點醫院還要求醫務人員在嚴格落實查房制度基礎上多巡查患者,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保障診療質量。
適宜醫院可鼓勵探索
專家指出,“全院一張床”改革要與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統籌聯動。
聶廣孟認為,床位統一管理需向院前、院后雙向擴展。院前擴展即進行醫保支付改革,將院前檢查部分納入住院醫保支付范圍,實現術前檢查等非住院項目在門診完成,同時納入住院費用報銷,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和經濟壓力;院后擴展是提高上下轉診力度,保證術后康復、慢性病維持等患者順利下轉,提升床位使用效率。
袁景林表示,“全院一張床”模式并非適合所有科室,婦產、兒科、感染科等具有典型特征的科室就不適合共享。
一些專家也提出,大型三甲醫院床位常年飽和,即便部分科室能夠勻出一兩張床,也不能完全解決實際問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初衷是為了解決住院等待時間長等問題,也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探索。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7-17328-0.html醫院一床難求,能否"哪里有床住哪里"?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