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閆碩 北京報道
近日,上市連鎖藥店一心堂和健之佳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凈利潤皆大幅下滑。
根據公告,一心堂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億元~1.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80%~72.7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5億元~3.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87%~52.22%。
健之佳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4.14億元相比,預計將減少2.85億元到2.71億元,同比減少68.78%到65.5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3.99億元相比,預計將減少2.76億元到2.63億元,同比減少69.15%到65.91%。
對于凈利的下滑,一心堂將其主要歸因于新店和部分次新店仍處于前期虧損階段。健之佳則指出,2024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增幅趨緩,無法覆蓋門店費用的剛性增長,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較大。
華鑫證券分析師胡博新認為,從一心堂與健之佳已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看,行業競爭壓力已傳導至上市連鎖。2024年是零售藥店出清的轉折點,從第三季度零售藥店上市公司的新開和并購門店數量來看,新增門店速度已顯著下降。根據中康CMH數據,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關店和開店將逐步達到平衡。
有業內專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各大上市連鎖藥店都在放緩開新店速度,開始關停一些虧損門店,大家的想法都是先活下來,先盈利,先做強,然后再圖做大。醫藥零售行業正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連鎖藥店需要調整自身發展策略。
從2024年各期財報看,一心堂和健之佳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已成為常態。
根據中報,一心堂實現營業收入93.05億元,同比增長7.26%;歸母凈利潤2.82億元,同比下降44.13%。而三季報顯示,一心堂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2.84億元,同比增長3.55%;歸母凈利潤1059.91萬元,同比下降94.16%。
健之佳去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44.85億元,同比增長3.40%;歸母凈利潤6287.93萬元,同比下降60.23%。第三季度收入22.5億元,同比上升4.08%;歸母凈利潤3795.16萬元,同比下降68.46%。
再到此次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一心堂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七成以上,健之佳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六成以上。
對于業績下滑,快速擴張是各大連鎖藥店給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新開門店導致運營成本費用增加,房租、裝修、人工、日常辦工等費用會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等比例增加,但其銷售處于提升階段,新店和部分次新店還處于前期虧損階段,導致公司整體利潤下滑。”一心堂解釋稱。
除內部因素外,連鎖藥店的業績也受市場競爭和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2024年醫藥零售市場及行業競爭加劇,疊加醫藥改革政策持續推行,醫保個賬減少及統籌醫保落地滯后、醫保強監管等因素影響,行業營業收入增長停滯、利潤承受下滑壓力。
在競爭方面,東海證券認為,目前實體店仍為購藥主要渠道,但同時線上渠道的快速發展搶占了部分市場。從2023年的數據看,全年線下藥店市場規模約5160億元,2015-2023年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6.5%,占藥店市場總體規模79.4%;線上藥店市場規模約1600億元,2015-2023年CAGR為35.1%。
在政策方面,短期內,醫保個賬及門診統籌改革政策仍處于探索期,各省市探索、細化并持續完善政策、落地執行,存在不確定性和滯后性,集客紅利尚未呈現。
以健之佳為例,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實體門店營業收入金額持續增長,但醫保結算收入金額呈持續下降態勢。醫保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的47%,再下降至2024年1-9月的44%。
與此同時,醫保合規監管持續加強,行業價格專項治理、比價系統上線、線上醫保結算、超量處方治理、監管碼管控、醫保自查自糾等政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深入、疊加。
去年5月,一心堂因旗下一些定點連鎖藥店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而被國家醫保局進行約談,這也是國家醫保局對外公開約談連鎖藥店的首個案例。經過約談,一心堂退回違規問題涉及的醫保基金1070余萬元,同時對全集團9179家直營連鎖醫保定點藥店開展了自查自糾。
而在藥店比價方面,根據國家醫保局日前發布的數據,2024年7月以來,先后有北京、天津、河北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陸續推出覆蓋全省的定點藥店比價小程序,推動零售藥店藥品定價和服務群眾的規范性、經濟性。
總之,在市場內外因素的影響之下,以一心堂、健之佳為代表的上市連鎖藥店走過了業績承壓的一年。
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業內普遍認為將有大量的零售藥店會被關閉。與此同時,各大上市連鎖藥店也在放緩開店速度。
根據一心堂的業績預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直營連鎖門店11498家,全年新開門店1867家,凈增加1243家。2023年全年新開門店1381家,凈增加1049家。
從數據上看,2024年一心堂的擴張步伐并未放緩。相較而言,老百姓去年中報時就明確提出放緩擴張速度,全年目標從年初的3800家調減到2800家。健之佳也在中報中表示,在前期減緩二季度新店拓展目標的基礎上,6月全面、大幅調降年度拓展計劃至400家左右,放緩門店擴張速度,將更多資源聚焦于存量門店的業績提升。
新的一年,一心堂表示,公司將以存量門店經營質量提升為主,強化門店品類經營能力、客戶健康管理及服務能力、零售門店間協同能力,持續優化成本費用,強化運營效率,從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在健之佳的2024年業績預告中,其又一次表示,2025年將放緩門店擴張步伐,重點強化存量門店業績的提升,提升經營效率,提質增效、控費增效。強化降租、控費,大額虧損門店扭虧或遷址“騰籠換鳥”。
與放緩開店速度相協同的,還有企業的自我變革。隨著監管日益嚴格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連鎖藥店在業績普遍承壓的情況下,開始探索轉型升級之路。
一心堂集團董事長阮鴻獻在1月1日發布的“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明確,2025年是一心堂轉型升級元年,將推動數字化轉型,從傳統業務模式向更加科技化、場景化、高效化的經營新形態轉變,以實現商品進、銷、存全流程的標準化、精細化、透明化管理。
根據健之佳業績預告,2025年在中西成藥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將挖掘目標顧客除嚴肅醫療之外慢病和常見病治療、預防和健康管理類產品及服務需求,向長期堅持強化專業藥學服務、健康管理服務、差異化商品品類管理能力轉型。
“同時,加強受醫保影響小的處方藥、OTC,以及不受醫保影響的非藥品類的規劃、引進和銷售;充分挖掘專科門店、O2O等現有優勢渠道的業績提升機會點。”健之佳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東海證券指出,集采落標品種及原研藥銷售成為連鎖藥店增收引流利器。
原因在于,首先,藥店購藥品種更齊全。醫院在集采實施后,基本只提供集采品種。院外零售藥店市場成為未中標品種主要銷售渠道,比如原來醫院銷售規模較大的落標品種和外資原研藥都能給零售藥房帶來較大機會。其次,連鎖藥店采購議價能力強,集采品種定位為引流品種。此外,同價且更高可及性。連鎖藥店可及性遠高于醫院,且不需要掛號費和長時間排隊,購藥更便捷。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7-17349-0.html連鎖藥店巨頭發布業績預告:凈利潤大幅下滑,業績承壓如何破?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21健訊Daily |國家醫保局發函回應赴上海調研集采藥品質量等問題;甘李藥業、沃森生物、百利天恒等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