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蛻變,往往需要經受特別的淬煉。
在遼寧拓邦鴻基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透過無塵車間的玻璃幕墻望去,穿著全套防護服的工匠手中的火焰槍噴出藍白色火焰,超2000℃的焰心溫度將石英熔融成晶瑩剔透的石英器件,成品的純度達99.99%,這也被業內稱為“4N”。
這個位于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的普通車間,是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半導體芯片制造的數百道工序中,高純石英器件如同“血液”般滲透在每個環節。以往,在這一領域,全球90%的市場份額被外資企業占據。而如今,一股新力量正在遼寧崛起。作為國內極少數能專業生產8至12英寸半導體級高純石英器件的內資企業,拓邦鴻基恰似當下頂流的“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闖勁、沖勁,一步步掙脫“鎖鏈”纏繞,奮力破局開路。
一項榮譽,體現拓邦鴻基潛力——去年年底,拓邦鴻基成為2024年全省唯一獲批的潛在獨角獸企業。所謂“獨角獸企業”,特指那些爆發式增長、稀少、獲得過較大數額私募投資的未上市企業,表現出顛覆式創新、競爭優勢強、未來價值大等特征。
這只“潛在獨角獸”發展壯大的密碼是什么?通過調研采訪,我們力圖尋找答案。
技術突圍
解碼拓邦鴻基,離不開一粒小小的石英砂。
目光所及之處,都可發現石英。但純度高的石英卻極為稀有。石英純度越高,其耐高溫、耐腐蝕、低熱膨脹性、高絕緣性和透光性等特性就越好,才能滿足半導體芯片、太陽能光伏、精密光學等高科技產業的質量要求。
3月8日,走進拓邦鴻基生產基地,我們見識到了平凡的石英怎樣被賦予不凡的使命。
半導體石英器件生產車間內,工匠們正進行焊接、拋光、退火等工序作業,一步步將石英材料轉變為8至12英寸的高純石英器件,成品將被廣泛應用于半導體晶圓制造過程中的高溫氧化擴散等核心工藝環節。
車間內,生產場景看似波瀾不驚,但背后戰場實則隱藏殘酷較量。長久以來,一眾外資巨頭在高純石英器件的諸多關鍵環節都筑起了厚厚的技術壁壘,難以逾越。以半導體12英寸高端石英器件為例,其國產化率不足10%。
然而,對于企業來說,短板本身就是潛力所在、空間所在。在石英材料領域摸爬滾打十幾年的李景雙看到了機遇,帶領團隊成立拓邦鴻基,專業生產、研發和銷售高純石英器件,助力這一領域國產化進程加速,力爭讓中國企業在全球高端石英器件行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作為創業新軍,想沖破行業內的層層阻攔,打破固有市場格局,拓邦鴻基靠科技創新搏出一條生路。
由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石英器件的生產企業通常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訂單,產能因此變得相當緊張,員工體力消耗極大。
設計自動化生產線,減輕員工體力負擔,是否行得通?這是行業內未曾有人涉足的“無人區”,李景雙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光想沒用,得奔著干成。實現石英器件自動化生產,難點在于可量化的數據。研發部門耗時兩年建立起包含海量數據的工藝參數庫,為打造自動化生產線夯實重要基礎。
研發部門的邢洪超、韓皓至今難忘,2020年在拓邦鴻基的車間里,由研發團隊精心打造的首個石英舟自動焊接機正式開啟試驗。研發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石英材料置入這臺凝聚心血的設備中,時間仿佛凝固,眾人緊張而期待。終于,在設備平穩的運轉聲中,一臺焊接精良的石英舟被穩穩地送出。“成功了!”當時,在場人群爆發出歡呼聲,大家興奮地跳起來,紛紛表達喜悅。
采訪中,近距離觀察拓邦鴻基的生產制造環節,數智設備、煥新“魔法”舉目皆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業內首條石英器件自動化生產線不停運轉,石英材料在經歷切槽、焊接、噴砂、清洗、檢驗、包裝等工序后,最終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石英舟。
計劃部門的吳靜立說,以往每天的產能為200個產品。而如今,隨著自動化生產線的引入,產能實現了10倍的飛躍,日產量可達2000個。這一顯著提升使企業可以更加靈活、高效地應對市場變化。“面對突發的訂單高峰,我們也能從容應對,確保按時交付高質量的產品。”
“公司有6個部門,我們每年會對各部門實施嚴格的預算管理,但只有研發部門的預算是個例外。在技術創新研發上的投入,我們不設上限。”李景雙堅信,只有不斷加大對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才能讓企業具有穿越周期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突破
在高端石英器件行業,準入門檻一是高在供給側,二是高在客戶端。想得到客戶認證,如爬坡過坎、闖關奪隘。
創業初期,李景雙帶著團隊跑客戶,吃“閉門羹”、遇“冷面孔”是常態。拒絕拓邦鴻基的理由也很簡單:海外產品供應穩定,已成路徑依賴,何必冒著風險另覓伙伴?
一次次拒絕中的失意,只有親歷的人才能體味。屢敗屢戰的李景雙用愛拼會贏、堅韌執著的精氣神,終于打動了客戶。難以計數的上門推介中,一家國內頭部領域的半導體芯片生產商終于被拓邦鴻基相比海外廠商更優的性價比、核心團隊平均擁有15年以上行業經驗等優勢所吸引,表示出合作興趣。不久后,拓邦鴻基接到第一筆訂單。
“我們當時真拿出了‘戰時狀態’,確保首戰告捷。”銷售部門的李慶志回憶:團隊連續奮戰了30天,質檢員用超出行業的極高標準逐個檢測產品,希望以過硬質量叫響口碑。當首批產品通過客戶的嚴苛測試時,整個車間沸騰了。這次合作,不僅為企業贏得千萬級訂單,更讓產品首次進入國內高端芯片制造供應鏈。有了行業頭部企業的背書,疊加加速推進國產化替代的產業背景,拓邦鴻基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
更多國內頭部企業加入合作行列。拓邦鴻基陸續與華虹集團、長江存儲、南京國盛、中車時代、華潤微電子、盛美半導體、隆基股份等知名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公司擁有兩大生產基地、員工300余人,授權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實用新型專利50余項。
在半導體國產化的發展浪潮中,金融投資機構紛紛用實際行動來表明對該行業的信心。2023年12月,遼寧產業投資基金的子基金——遼寧睿康私募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形式向公司投資5000萬元。隨著基金注入,企業產能提升,又吸引社會投資1.6億元。目前,拓邦鴻基已經完成六輪融資,成為“山海關不住、投資到遼寧”的鮮活注腳,彰顯遼寧在吸引投資、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強大磁力。
在李景雙看來,拓邦鴻基的發展壯大,僅憑市場機制和企業自身也許難以達成。政府部門在政策供給、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幫助,也在為產業的培育孵化護航助力。
“在公司發展的初期階段,沈撫示范區積極協調各方資源,通過資產盤活的方式,將1.5萬平方米的閑置廠房改建為石英器件研發生產制造基地,這一關鍵舉措讓我們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實現高效生產、專注創新。”李景雙說,政府對于產業鏈合作有更多資源、更強推力,未來希望政府部門能經常組織搭建各種形式的行業高層級交流平臺,有效打破企業間信息壁壘,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增強互動。
創業至今,產業升級“卡脖子”、關鍵領域被制裁……我國科技發展曾經面臨的一系列“至暗時刻”一直激勵著李景雙。
“中國企業一定會在全球高端石英器件領域重構產業版圖。”李景雙說,中國智造注定要在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中留下自己的坐標。
(遼寧日報記者 董翰博)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509-0.html牢記囑托顯擔當 決勝之年奪全勝·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拓邦鴻基:一只“潛在獨角獸”的爆發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