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在現場丨“少跑了20多萬公里”
“以前,我們辦張采礦證,得來來回回往返凌源、朝陽、沈陽三地,總路程20萬公里都打不住,住宿、油錢也花費不少,現在這筆錢都省下了?!?span style="display:none">TSu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近日,在凌源日興礦業有限公司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初審會現場,企業總工程師解本德向記者講起辦證的變化。取消紙質材料申報,線下送件變網上受理等改革,不僅讓企業少跑路,也給企業實實在在地減了“負”。
“像我們公司這種體量的礦山,評審報告將近200頁,大圖紙也要10多頁,按每次備5份算,打印機一天都打不完,抱著到處跑也是個大累贅!”解本德說,“現在我們直接在政務網上傳電子文件,還別說,系統容量挺大,一下就傳上去了!”
看著解本德壓不下的嘴角,坐在一旁的省自然資源廳礦保處副處長孟慶富笑著接茬,“解總工別急,咱們的儲量評審還有更多改變等您體驗呢!”
原來,為了進一步深化礦業權審批改革,省自然資源廳將“觸角”延伸到位于企業辦證前期的儲量評審環節,不斷壓縮各環節時限,從自然資源部規定的60個工作日減至20個工作日。
“你說的這些,我還真有感受!”解本德拿起材料給記者展示,“這次評審,我們在網上提交了申請,兩天后省廳就受理了,今天就開上了評審會,真快??!”
速度上去了,但質量不減。評審會進行到講評環節,評審專家組組長王希軍一條條地解讀意見,“報告標題要在‘擴界’前加‘深部’二字,同時要補充礦體內部結構問題……”
“專家很負責,像批作業一樣指出了需要修改的內容,就差手把手幫著改了!”報告編制單位、遼寧省有色地質一〇九隊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白銀增告訴記者,由于報告中估算礦量時特高品位處理不夠全面合理,專家組直接現場開講,為后續修改爭取了更多時間。
評審會接近尾聲,省自然資源廳行政審批處處長劉洋向解本德透露,在接下來的礦業權登記環節,省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等4個方案(報告)的評審(評估、備案)工作也都全部上“網”,礦業權登記資料庫中的申請材料未來還將實現共享調用,不需企業另外提供?!敖饪偣ぃ艺f的這些,您就慢慢感受吧,記得給我們多提意見!”劉洋笑言。
?。ㄟ|寧日報 記者 劉 璐)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190-0.html記者在現場丨線下送件變網上受理讓企業少跑路 為企業減“負”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遼寧14市公布2025年增長目標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