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低息,最高50萬元,秒到賬”。
今年以來,個人消費貸市場開啟一輪激戰,各大銀行紛紛發力宣傳,這些產品均以“低息、大額度”為特色。
“最近準備用錢,我考察了多家銀行的產品,發現招行的閃電貸對新用戶最低可以給到2.58%,除此之外還有利息抵扣券。”近日,就職于北京某家央企單位的的李女士告訴時代財經,自己申請了招行的“閃電貸”產品,令她感到驚喜的是,在享受低息優惠的同時,客戶經理提醒她可以進行貸款提額。
“這幾天消費貸新政剛剛出臺,個人消費貸款可以提高到50萬元。在客戶經理的提醒之下,我按步驟操作后,貸款額度從30萬元直升50萬元。”李女士表示。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正式下發的《關于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明確提出,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貸款期限可階段性由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政策一出便引發市場熱議。
伴隨著個人消費貸新政落地,多家商業銀行已率先開啟調整動作。時代財經多方了解發現,目前部分銀行消費貸利率可降至“2”字頭,且利率下限目前仍在不斷刷新,有城商行對部分優質客戶最低降至2.133%;額度方面,對于滿足條件的部分客戶,有銀行提供個人信貸額度最高達到100萬元。
除此之外,還有銀行針對個人消費貸簽約、支用推出多重獎勵。如江蘇銀行無錫分行3月26日在其官方微信平臺上發布,該行消費貸客戶進行貸款支用滿1個月后可登陸江蘇銀行APP抽獎,獎品包含蘋果電腦、戴森吹風機、任天堂游戲機等;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近日公告,該行個人信用消費貸款客戶一次性提款6萬元(含)以上,每戶獎勵50元話費。
利率下限不斷刷新
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目前消費貸產品利率“卷”出新低。
3月25日,時代財經從中部某城商行客戶經理處了解到,該行針對公務員、事業單位、醫生、老師、銀行同業等客戶,推出年化利率2.133%的三月特惠貸款,最高額度能達到80萬元。該行客戶經理介紹稱,該產品“純信用、先息后本,還款無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優惠利率僅針對幾種固定職業,“國企員工也可以辦,但比這個要稍高些,年化利率可以低至2.85%,額度50萬元,最長5年,可以先息后本。”上述客戶經理表示。
不過,上述客戶經理同時提醒,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款時間越長利率越高。“以50萬元貸款為例,1~60期每期還款利息750元,第12、24、36、48、60期各還(本金)10萬元。還了本金后,每期還是還利息750元,因此5年期貸款年化利率就要去到2.94%,而2年期年化利率則為2.1%左右。”
當下,銀行消費貸利率整體呈下行趨勢。
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最新數據,2025年2月,全國性銀行線上消費貸平均最低可執行利率為2.91%,這一數據在去年12月還為3.08%。
對此,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向時代財經表示,“LPR基準利率的下行,直接壓降銀行貸款定價基準;近期部分銀行的負債端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也起到關鍵性作用,也有個別銀行因競爭壓力主動下調利率搶奪優質客群。”
當前我國消費市場仍處復蘇通道,在此背景下,消費貸新政的落地能否成為撬動內需增長的新支點?
“提高個人消費貸款額度上限、延長貸款期限并適當簡化對資金用途、流向管控要求,確有必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時代財經表示,“近年來,我國消費環境、商品價格、居民收入等都發生了變化,在這樣背景下,適當提高個人消費貸款額度,合理延長貸款期限,放寬相關要求,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消費金融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居民大宗消費需求,進一步助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艾亞文也認為,消費貸政策的放寬將利好多個群體。“比如新市民群體,通過‘就業關聯型’貸款破解征信數據不足問題,可獲動態提額,育兒/養老家庭可延長貸款期限匹配教育金儲備、適老化改造等長周期需求,大額購車及家電需求者,消費貸直連銷售場景。對于消費行業就業者來說,也是一重大利好,有利于拉動行業消費增長。”
消費者需警惕“利率幻覺”
消費貸利率越低,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利好,但值得關注的是,政策的放寬同樣帶來了一系列風險。低利率吸引之下,時代財經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乏有消費者想要從銀行套取消費貸資金,用于投資或進行債務置換。
在業內人士看來,個人消費貸款利率過低可能產生一些負面作用。“一是可能讓消費者產生‘利率幻覺’,不顧個人實際盲目申請,從而加重個人債務負擔;二是消費貸款可能被套用、挪用,從而導致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理財市場等。”董希淼表示。
“我能不能把錢貸出來去買3%以上的美元存款?”“能不能貸出來去買高股息股票?”“消費貸利率竟然比公積金貸款還低”。在社交平臺上,充斥著不少關于消費貸用途的討論。
不過,銀行對消費貸用途有一定限定措施。
據招商銀行APP,“消費貸款不得用于還貸、購房、有價證券、期貨、理財、基金、股票等有投資傾向用途。”也有銀行業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使用消費貸資金炒股是違規行為,各類貸款資金用款必須合規,否則很可能被銀行要求抽貸。如發現資金流向違規,銀行有權立刻停貸并要求歸還所有本金。”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稱,其貸款進股市后,不到一周便被抽貸。“我放款的卡綁定了證券賬戶,才借了幾天就還回去了,還進了銀行黑名單。”
對于投資者而言,違規使用消費貸資金得不償失。“挪用消費貸置換房貸可能引發利差損失,多頭借貸者挪用資金還貸,可能陷入‘以貸養貸’循環,消費者可能面臨法律追責、信用受損與債務惡性循環三重風險。”艾亞文向時代財經分析稱。
其同時指出,消費貸需要強化場景服務,聚焦場景創新、產品適配與生態共建,服務創新方向,比如數字消費領域,開發“人工智能+消費”金融工具,比如綠色消費,定制新能源車、節能家電專屬貸款,讓消費貸在提振消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董希淼也建議稱,對消費者而言,申請消費貸款要基于個人和家庭的消費需求和實際需要,應量力而行、合理適度,將個人債務負擔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內,切不可因為額度高、利率低就隨意申請。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953-0.html銀行“激戰”消費貸!部分客戶利率可低至2.133%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長期破凈!銀行打響估值保衛戰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