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23—2024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信托業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大力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努力促進平衡發展,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信托業投入實體經濟資產規模17.78萬億元,占比74.3%,基本涵蓋了實體經濟各個行業。截至2023年末,全行業67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信托資產規模連續7個季度保持正增長,達23.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1%。信托公司資產服務信托業務規模達12.09萬億元,占行業資產規模的51%;公益慈善信托累計備案規模65.2億元,較年初增加12.77億元,增長24.36%。
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信托業積極做好“綠色信托大文章”,持續創新綠色信托產品與服務,為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貢獻信托力量。2023年,綠色信托規模實現穩步增長,綠色信托項目新增321個,同比增長10.31%,綠色信托資產余額達3597.5億元。
信托業持續發揮慈善信托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功能優勢,積極開展慈善捐贈與志愿活動,助力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2023年,信托業在信托業務三分類引導下加大慈善信托業務發展力度,新增備案慈善信托463單,備案規模12.77億元。截至2023年末,我國慈善信托累計備案數量達1675單,累計備案規模為65.2億元。
五礦信托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4年末,五礦信托累計成立慈善信托81單,總規模2.2億元,累計捐贈資金超過2億元,數量及規模均位于行業前列。其中,2024年新增備案慈善信托5單,新增備案規模6955.65萬元,撥付慈善信托資金6035.69萬元,有力支持了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教育等各類公益慈善事業發展。
數據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和生產要素。信托制度在國內外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慈善數據等場景已有相關模式探索實踐。外貿信托首席戰略官兼戰略管理部總經理陶斐斐表示:“信托制度具有財產獨立、權益重構等優勢,與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需求高度契合,可以在數據資產的權屬確認、安全托管、流轉交易、價值實現、收益分配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
信托業已嘗試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托、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知識產權資產服務信托、知識產權公益慈善信托等業務類型。中誠信托董事會秘書王玉國說:“在國家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大背景下,知識產權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針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將進一步增強。信托行業圍繞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及知識產權運營,可進一步挖掘制度優勢和功能優勢,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發揮更為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信托行業圍繞養老領域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嘗試。上海信托戰略發展總部總經理付宇翔表示,我國初步形成了養老服務信托、養老理財信托、養老產業信托、養老慈善信托等業務類型,能夠分別從財產和財富運用管理傳承、資產保值增值、產業投融資以及公益慈善等方面服務居民美好生活,憑借信托制度和功能價值,信托公司已經逐步形成特色化的養老服務模式,與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形成互補,構建生態圈。
來源:經濟日報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492-0.html信托業積極服務經濟社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原油上漲動力衰退?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