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在第34屆亞太肝病學會(APASL)年會上,葛蘭素史克(GSK)舉辦“加速向治愈,共赴2030使命”創新專場活動。本次活動匯聚全球頂尖臨床專家與行業代表,共同探討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可行路徑、分享中國實踐經驗,探索多方協作實現全球“治愈未來”的創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GSK副總裁、全球臨床研究與早期項目負責人Dickens Theodore先生以及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余慧明女士共同出席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與會嘉賓共同探討肝病防治“中國經驗”實現全球“治愈未來”的創新模式
(從左至右:GSK中國產品戰略和規劃負責人陳敏芝,GSK副總裁、全球臨床研究與早期項目負責人Dickens Theodore,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以及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余慧明)
本屆APASL年會以“多元合作:創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跡”為主題,旨在凝聚多方智慧、將“治愈未來”的愿景融入中國公共衛生事業,同時聚焦科學創新與國際協作,加速破解全球肝炎消除難題。如今,“功能性治愈”已成為重塑乙肝診療格局的關鍵,作為該領域的科學創新引領者,GSK致力于推進實現“沒有乙肝的未來”的目標愿景,持續推動創新醫療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并深度參與中國乙肝防治體系建設,以“中國方案”加速全球肝炎消除進程。
在本次活動的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首先圍繞中國當前乙肝的疾病負擔與防治形勢分享觀點。2024年全國乙肝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達7500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為5.86%,較1992年的9.72%下降近40%[1]。然而,中國HBV相關肝病的死亡率占全球的近30%,每年有30.8萬人死亡,且死亡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2];同時,我國超過80%的肝癌和乙肝相關[3]。
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首先圍繞中國當前乙肝的疾病負擔與防治形勢分享觀點
“消除慢性乙肝威脅,需要‘預防’與‘治療’雙管齊下。得益于政策魄力、技術創新與社會動員的合力,以及新生兒疫苗接種、母嬰傳播阻斷等措施的廣泛開展,中國在慢性乙肝預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在“加速向治愈,共赴2030使命”主題專訪中強調,“然而,由于患者基數龐大、診斷率和治療率較低,我國已進入慢性乙肝‘存量時代’,診療現狀仍然嚴峻。未來我們需在乙肝篩查診斷、患者全病程管理與創新藥物研發等領域持續發力,抓住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關鍵十年,推進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長遠發展。”
侯金林教授強調,消除慢性乙肝威脅需要“預防”與“治療”雙管齊下
“功能性治愈”是國內外各大權威防治指南推薦的慢性乙肝理想治療目標[4],[5],與會專家也就這一熱點話題在現場展開了深入交流。專家介紹,中華醫學會發布的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9明確指出,對于部分適合條件的慢性乙肝患者,應追求“功能性治愈”,其定義為患者停藥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持續檢測不到[6],意味著患者無需再接受治療,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Dickens Theodore先生于會上介紹“功能性治愈”研發最新進展
“功能性治愈”也是慢性乙肝藥物研發創新的核心方向。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發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7]提出,新藥研發以“功能性治愈”作為重要的終點進行研究設計。近年來,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小干擾RNA(siRNA)藥物等新型技術路線已在乙肝的“功能性治愈”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有ASO藥物率先進入III期臨床,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以“功能性治愈”為實驗終點獲批的乙肝創新藥物。
“ASO藥物通過靶向乙肝病毒RNA,同時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和乙肝表面抗原的生成,恢復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望填補現有藥物的局限,為‘功能性治愈’帶來新的可能。”GSK副總裁、全球臨床研究與早期項目負責人Dickens Theodore先生表示,“GSK始終心系患者,將患者的未盡之需作為研發創新的動力。我們深知,廣大乙肝患者追求的不僅僅是暫時擺脫病毒,而是不被藥物和社會歧視束縛的完整人生。可喜的是,隨著以ASO為代表的新型藥物不斷推進研發,‘功能性治愈’正在逐步成為短期內可及的現實。”
“隨著以‘功能性治愈’為研究終點的ASO藥物研發進度穩步推進,相信慢性乙肝治療格局被改寫的那一天將很快到來。這類創新治療手段,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擺脫長期服藥的負擔,還能顯著降低后續疾病進展的風險,為患者帶來‘無藥新生’的希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表示,“我們也由衷希望以ASO藥物為代表的突破性創新藥物能盡快進入中國并實現可及,推動‘功能性治愈’這一理想治療目標走進廣大患者的現實,為中國‘消除乙肝’的愿景添磚加瓦。”
謝青教授期待乙肝突破性創新藥物能盡快惠及中國患者
GSK作為扎根中國的全球病毒性肝炎領域創新引領者,已在中國乙肝疾病領域深耕30余年,在這一進程中始終深度綁定國家公共衛生戰略,持續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病毒性肝炎攻堅目標,并不斷探索前沿的創新療法,以推動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目標的實現。
余慧明女士強調GSK將始終與中國伙伴同行,為創造“沒有乙肝的未來”不懈努力
“作為全球乙肝防治領域的先行者,GSK始終將助力實現‘沒有乙肝的未來’視為己任,不僅持續推動乙肝抗病毒藥物的創新研發,更致力于攜手各方構建‘篩查-治療-治愈’三位一體的閉環生態,為廣大中國患者帶來切實的福祉。”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余慧明女士表示,“我們將始終與中國及全球伙伴緊密合作,以中國經驗為藍本,助力打造全球肝病防治網絡,以‘中國方案’加速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進程。讓我們攜手并進,為創造一個沒有乙肝的未來而不懈努力。”
[1] Hui Z., Yu W., et al, New Progress in HBV Control and the Cascade of Health Care for People Living with HBV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Fourth National Serological Survey, 2020.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Volume 51, 101193, October 2024
[2] Yan R, Sun M, Yang H, Du S, Sun L, Mao Y. 2024 latest report on hepatitis B virus epidemiology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changing trajectory, and challenges. Hepatobiliary Surg Nutr 2025;14(1):66-77. doi: 10.21037/hbsn-2024-754 https://hbsn.amegroups.org/article/view/133540/html
[3] Zheng R, Qu C, Zhang S, Zeng H, Sun K, Gu X, Xia C, Yang Z, Li H, Wei W, Chen W, He J. Liver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Temporal trends and projections to 2030. Chin J Cancer Res. 2018 Dec;30(6):571-579. doi: 10.21147/j.issn.1000-9604.2018.06.01. PMID: 30700925; PMCID: PMC6328503.
[4] EASL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 2017;67(2):370–398. doi:10.1016/j.jhep.2017.03.021.
[5]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22,15(06):401-427.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2.06.001
[6]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功能性治愈)專家共識[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9, 35(8): 1693-1701.
[7]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202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公告通告. 取自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5bebddb98aae85a980181683a910788e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7-17735-0.html葛蘭素史克亮相第34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