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背后,近期三亞旅游熱度究竟如何?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當地多名旅游從業者了解到,今年寒假," />
泰國旅游安全信心下降之際,從旅游業內到社媒大眾都在推測:三亞旅游將迎“潑天富貴”。
喧囂背后,近期三亞旅游熱度究竟如何?時代周報記者采訪當地多名旅游從業者了解到,今年寒假,三亞旅游熱度較暑期明顯提升,但還是難以追趕去年同期。
事實上,整個2024年,三亞旅游就頻現隱憂。
早前,2024年度全國機場運營數據出爐,全國40座千萬價格機場中,僅三亞鳳凰機場吞吐量下跌,其余39座均呈增長態勢。
而在今年暑假,一則來自三亞酒店和餐飲業的《關于號召廣大酒店餐飲企業與員工共克時艱、攜手前行的倡議書》,稱行業客流驟減、虧損嚴重,多家酒店餐館減員減薪。該倡議書引起大量關注和猜測,彼時當地從業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夏季確實不熱,但冬季才是三亞旅游旺季,“等寒假”。
三亞 圖源:圖蟲創意
如今寒假來臨,三亞寒假旅游市場并未如從業者早前期待般回溫、火熱,作為我國最熱門的冬日游目的地之一,三亞的熱度流向哪兒了?
另一方面,距離主流客源市場較遠、淡季漫長倒逼經營者在旺季提高旅游產品價格,三亞人均旅游花銷常年居于較高水平,在當前消費背景下,價高對旅游熱度影響幾何?接下來,三亞旅游應該尋求怎樣更好、更合適的定位?
三亞導游:不如去年同期
近期陸續有媒體報道,中國演員在泰國失聯事件發生后,部分有東南亞出游計劃的游客,直接改道濱海資源同樣優異的三亞。
從數據層面看。據泰國旅行社協會預計,由于旅游安全信心下降,農歷新年期間到訪泰國的中國游客人數或下降10%至20%,可能給泰國旅游業造成春節期間高達50億泰銖(約10.7億人民幣)的損失。
另一邊,攜程近日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市場預測報告》顯示,春節期間,海南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了61%,其中三亞成為最受歡迎的旅游城市之一,主要客源來自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重慶等地。
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途牛旅游網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消費趨勢報告》也提到,三亞位列“避寒游熱門目的地”首位。
與此同時,根據三亞官方發布的機場運營數據,剛過去的2024年12月15日、12月16日、12月17日、12月18日,三亞連續4天單日客流突破8萬人次,再次進入“8時代”。
三亞冬日旅游真的熱了嗎?當地一線從業者體感如何?多名三亞旅游業從業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近期旅游產品量價表現來看,相較暑假有明顯增長,但難以追趕去年同期。
三亞是業內公認全國濱海旅游風光最好的城市之一 圖源:圖蟲創意
“團量是去年同期的2/3或者1/2吧,以前每天能發十幾輛車,但是最近發車都不到10輛?!比齺啴數匾患衣眯猩鐚в伟懜嬖V時代周報記者,其公司主要接待中老年游客,從2024年至今1年多時間,業務量都難與以往相比。
在三亞從事游艇出海業務的小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24年暑假,當地游艇出海普遍降至499元起步,這個冬天已經漲到700元起,“不過和以前沒法比,以前旅游旺季的時候,游艇出海2000元起步”。
而公認的三亞旅游最旺的時候,就是寒假。
同為旅行社導游的張浩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往年這個時候,三亞各大景區已經是人山人海,“但是這幾天游客還是相對零零散散”。
不過張浩也提到,雖然整體客流量難比去年同期,但高消費游客體量不小,“和我們合作的3000多一晚的豪華酒店,最近幾天都被訂滿了;又比如租游艇,以前干一年也沒幾個單子,但是今年比較多”。
雖然客流量不及去年同期,但以酒店、民宿業為主的旅游消費定價和去年同期差不多。張浩表示,以前每年冬天三亞都是量價齊升,所以當地會有一個到冬季適當提價的慣性,“但是這樣的情況(客流量不高)還是持續下去的話,我感覺過陣子各方面價格應該會降低”。
而提及泰國事件之后,三亞旅游業是否如網友預測般迎來“破天富貴”。阿瀾的感受是,“網上夸張了點”;張浩的感受是,沒有,“如果要去泰國的游客大量改道三亞,短時間應該會有很明顯的漲幅,但今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現在三亞的旅游市場比往年要差很多”。
和他們感受對應的是,近期中國赴泰游客不降反增。
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1月15-16日,去泰國的中國游客超20000人,較通常的單日平均水平為16000-17000人來看并沒有減少;而在春節假期,1月24日至2月2日,泰國預計有超過400萬人次的外國游客,實現10.4%的增長,其中包括約77萬人次的中國游客,與以往相比同比增長22.6%。
入境游客會“擠爆”三亞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一度出現“俄羅斯人擠爆三亞”的說法。
從數據來看,三亞在2024年前11個月累計接待入境過夜游客64.69萬人次,同比增長1.8倍。
與此同時,伴隨著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進一步放寬和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并新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出入境口岸。彼時當地認為,三亞將迎一大批入境游客。
不過整體來看,入境游客增加難以扭轉三亞旅游業大盤。
一方面,據三亞官方,2024年三亞接待游客3400萬人次,相比上一年增長了4%。而入境游客為64.69萬人次,占總客流量之比僅為1.90%。
另一方面,張浩也提到,過去一年俄羅斯游客面孔確實在增加,特別是在大東海一帶,俄羅斯人比中國人還多,“但是我來三亞這么久,還沒有遇見過講英語的外國人,可見不論是否免簽,三亞對于歐美和日韓的吸引力都不強”。
熱度,流到哪兒了?
事實上,早前2024年度全國機場運營數據發布,就透露三亞旅游業隱憂。
根據數據,全國40座千萬級別機場中,僅三亞鳳凰機場吞吐量下跌,其余39座均呈增長態勢。具體來看,當年三亞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142.6萬人次,同比減少1.61%。
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冬日度假勝地,三亞的旅游熱度,流到哪里去了?
“一方面是大家消費能力和意愿降低了,另一方面是2023年旅游業大旺,是因為壓抑之后出游意愿集中爆發。”阿瀾認為,消費疲軟和2023年爆發式出游,是2024年三亞旅游熱度不足的主要原因。
張浩對比國內冬季旅游目的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但依舊不得其解。
“國內冬日游就是西雙版納、哈爾濱、三亞,這3個地方我都待過一段時間,版納從資源風光來說整體弱于三亞,去哈爾濱的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或者匆匆幾天旅游的年輕人,從客源來看和三亞有差異,三亞吸引的是有度假需求的中高端客戶,或者中老年人,所以2023年冬天哈爾濱這么火的前提下三亞依舊非常火爆?!睆埡票硎?。
近年哈爾濱冰雪游大火,游客群多為南方人、年輕人 圖源:圖蟲創意
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殷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三亞旅游熱度有限,既有全球經濟放緩致消費者減少非必需性支出、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影響出游決策、國內外旅游目的地競爭加劇、旅游市場飽和之下價格降級等外部因素,但最終指向三亞旅游產品競爭力有限。
這里提到的產品競爭力有限,具體表現為:一方面,人均花銷大,甚至讓外界形成將三亞與“奢侈”掛鉤的刻板印象,而價高在當前的旅游市場,產生的游客勸退效果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當地文化深度尚待挖掘。
海南大學國際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海洋曾分析指出,距主流客源市場較遠產生較高交通費用,淡旺季過于明顯導致全年運營成本集中于旺季,且許多旅游企業資產多為租賃和代持、致資產增值壓力轉移到旅游產品價格,都是當地旅游人均消費較高的主要原因。
殷杰認為,當前旅游市場飽和、競爭激烈,各個旅游目的地不斷推陳出新,同時價格一定程度降級,與三亞相似但更具性價比的替代選擇越來越多,導致人們轉向其他目的地。在此背景下,三亞旅游業破局一在降價、二在提質。
無論主動或被動,降價已經在進行中。早在2024年暑假,三亞旅游業就掀起一番降價潮,彼時當地諸多豪華酒店600-800元即可入住,也有一批游客被低價打動前往三亞;而據受訪者推測,若接下來三亞游客未見顯著增長,當地旅游消費也會出現一輪降價。
不過能多大程度加熱市場,還有待觀察;而且降哪里、怎么降,也決定著最后的效果。
提質方面。殷杰認為,三亞旅游住宿和其他硬性基建等已經相對成熟,旅游提質的關鍵發力點在于挖掘文化深度,“當游客消費降級但對產品體驗要求卻在升級,當地不僅要開始思考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而且游客旅游體驗不僅僅局限于自然山水,更強調地方文化的深度體驗”。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60-0.html從東南亞改道的游客帶旺三亞了嗎?從業人員:不及去年,但高消費群體挺多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