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6日電 國家發改委網站6日公布《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 年)》(下稱《實施方案》)。其中提到,通過調節能力的建設優化,支撐2025―2027年年均新增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納利用,全國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實施方案》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7年,電力系統調節能力顯著提升,各類調節資源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更加完善,各類調節資源調用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調節能力的建設優化,支撐2025―2027年年均新增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納利用,全國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編制調節能力建設方案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著力提升火電調節能力。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煤電機組深度調峰,最小技術出力達到新一代煤電升級有關指標要求,并確保煤耗不大幅增加,機組涉網性能符合系統運行要求。鼓勵煤電企業結合市場需求自主配置調頻儲能。
改造或建設一批調度機構統一調度的新型儲能電站。推動具備條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儲能實施改造,由電力調度機構統一調度運行,提升調用水平。在統籌安排各類調節資源建設規模基礎上,結合系統供電保障和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優化選擇適宜新型儲能技術,高質量建設一批技術先進、發揮功效的新型儲能電站。
統籌提升可再生能源調節能力。大力支持流域龍頭水庫電站建設,積極推進流域水電擴機增容等靈活性提升改造,著力提高流域整體調節能力。積極布局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建設,充分發揮新能源主動調節能力。因地制宜建設光熱電站,鼓勵生物質發電發揮調節能力。
完善調節資源參與市場機制方面,《實施方案》提到,完善峰谷電價機制。電力現貨運行地區,科學設置市場價格上下限,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合理峰谷價差,積極推動各類調節資源參與現貨市場。尚未實現現貨運行地區,進一步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引導各地區根據凈負荷曲線優化峰谷時段劃分,提升峰谷差價經濟激勵水平。
加快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償機制。現貨市場連續運行地區,加快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償機制,以市場為導向確定容量需求和容量價值,對有效容量合理補償,引導各類資源向系統提供中長期穩定容量。(中新經緯APP)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512-0.html兩部門:2025―2027年年均新增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納利用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