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壓減重復性作業,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
過多過頻的考" />
▲某地一中考考點,考生走出考場。新京報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壓減重復性作業,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
過多過頻的考試測試,加大學生的學業負擔、考試壓力,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必須堅決糾正。在此背景下,《綱要》中明確“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足見其重要性。
具體看,這就要求,中小學要改變“以考代教”“以考促學”的考試思維,教育督導部門要把“查處違規進行考試測試”作為督促學校規范辦學的重要內容,以構建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態。
事實上,這并非“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的要求首次出現于文件中。2019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就提出,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
2021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進一步強調相關事項。同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壓減考試次數”,且對各年級考試組織進行了細化。
比如,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各地不得面向小學各年級和初中非畢業年級組織區域性或跨校際的考試;學校和班級不得組織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也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
可以說,各地、各校只要對照教育部的要求執行即可。但是,具體到現實,考試測試過多過頻的問題依舊存在。
拿小學一二級考試來說,現實中,不少小學一二年級的家長還在曬孩子的考試試卷與成績,這表明紙筆考試仍存在。而對于學校違規進行考試,不少家長似乎并未意識到這是違規,教育督導部門也未對此進行查處。
為何一邊是禁令,一邊是違規考試頻頻發生?除了學校、老師、家長都信奉“分數至上”,要通過“身經百戰”來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外,沒有堅持依法治教、規范辦學是更重要的原因。
基礎教育學校按國家規定進行課程教學、考試管理、作業管理,這屬于規范辦學范疇。不能因為某一門學科中高考不考,就用其他學科教學擠占這一學科的教學時間;也不能因學生有中高考競爭,就無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權利,進而周周考、月月考,用考試分數把學生分為“學霸”“學渣”。
作為教學的評價、反饋,適當的考試測試是需要的。但其目的不是用以區分學生,而是用以服務教學。過多過頻的考試測試,并不利于發揮考試測試的評價作用,反而會把考試變為指揮棒,令學生形成“考什么學什么”的應試學習思維。
因此,我國學校教育要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告別“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等應試化、短視化辦學方式。這是《綱要》明確“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的內涵所在。
要減少日常考試測試頻次,當務之急是形成家校共識,從保護學生健康成長出發,對違規組織考試說不。尤其是必須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嚴查學校違規組織考試測試,通過規范考試,提高考試評價質量。如此,方能既減輕學生負擔,把學生從繁重的考試測試中解放出來,又實現學校教育提質增效。
撰稿 / 蔣理(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102-0.html“減少日常測試頻次”,把學生從頻繁考試中解放出來|新京報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