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晚,一群“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引爆全網。它們靈活的動作、擬人的交互,不僅讓觀眾驚嘆,更揭開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的序幕。
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突破,在于“具身智能”——它不再是執行固定程序的工具,而是能感知環境、自主決策的“生命體”。
人形機器人最重要的部位是手臂,那也是它執行決策的主要部位。
日前,“民企顯身手奮進正當時”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石景山區的兩家企業。其中一家就是做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的企業,而采訪地點周邊在一周前恰好是中國科幻大會的會場。
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現場采訪,發現這個曾被視作“科幻”的領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進現實。
全球首家
定義超輕量仿人機械臂
睿爾曼是一家專注于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首特產業園,年綜合產能20000臺以上。
睿爾曼是全球首家定義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的企業,打造出超輕量化、柔性化、類人形、超高性價比、安全高效且低使用門檻的機械臂產品。為了保證機械臂更加貼近普通用戶的使用場景,睿爾曼對核心零部件采用了全鏈路、強耦合的設計方式。與傳統機械臂相比,同等負載能力的情況下,睿爾曼超輕量仿人機械臂在重量上減輕了約3/4,這種顯著優勢在市場中獨樹一幟,能更好地滿足現代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對機械臂精準、靈活、輕便操作的需求。在剛剛過去的中國科幻大會上,睿爾曼充分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創新實力。在大會現場,睿爾曼展出了具身雙臂升降機器人。RM65系列的超輕量仿人機械臂,一體化結構的控制器與機械臂總重量僅7.2公斤,額定負載5公斤,峰值負載10公斤以上,工作半徑達610至638.5毫米,擁有超高的負載自重比,使其在眾多應用場景中表現出色。
由七個關節連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準的“大力士”,其最大負載能力達10公斤,重復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爾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態運營總監崔豪以“淘金時代賣鏟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現端倪時,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輕量仿人機械臂領域。如今公司的一體化關節已出口至美國等全球多個市場,以超50%的市場占有率領跑行業。
另外,嵌入式同構多核控制系統,體積輕巧,將一體化控制器全部集成于機械臂底部。除硬件本身外,睿爾曼自研的運動學算法和動力學算法與機械臂高度耦合,保證內置的低成本嵌入式控制器系統能夠同時穩定運行運動學、動力學、邏輯處理、用戶接口、安全監控等所有功能,保持了機械臂柔性、穩定、易操作等特點,又具備強大的擴展能力和無線通信功能。
搭建平臺
已實現多個場景下的實際應用
機械臂智能化是趨勢也是機遇,針對這樣龐大的市場機會,睿爾曼前瞻性地設立了AILabs探索“具身AI”,建立了VRI平臺,讓機械臂成為了虛擬和現實交互的入口,目前已經實現多個場景下的實際應用,短時間內已經有一系列雙臂復合機器人、雙臂升降機器人、單臂復合機器人、復合升降機器人等應用解決方案。睿爾曼深知具身智能落地關鍵在于“用”,瓶頸是缺乏合適通用本體及規模化應用。由睿爾曼聯合AI生態先鋒于2023年2月建立全球GPR(GeneralPurposeRobot)開源聯盟,2024年聯合發布的移動復合機器人開發平臺,攜手各方開源數據、共享科技成果。
曾領投睿爾曼A+融資的科沃斯集團CFO馬建軍這樣評價睿爾曼團隊:“這是中國協作機械臂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定義了超輕量仿人機械臂,實現了從底層核心零部件到整機的完全正向研發,并在負載自重比等方面超越傳統方案。在AI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看好睿爾曼在商業服務和家庭場景的潛能,并看好其在工業場景中對傳統工業、協作機器人的補足。”
目前,真正能完成執行動作的“仿人機械臂”仍存在巨大市場空缺。前段時間,OpenAI創業基金宣布領投1XTechnologies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融合,開啟全球仿人機械臂新時代。睿爾曼站在時代科技的前沿,與全球頂級的科技創新企業幾乎在同一起跑線。
人工訓練
由大學生操作員進行數據采集
北青報記者在睿爾曼聽完對人形機器人手臂的介紹之后,參觀了附近的北京首個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睿爾曼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這里接受人工訓練。這里位于首鋼園金安科幻廣場科幻產業創新中心4號樓3層,3000平方米的空間里十大場景同步啟動,在每個展區都是真實運轉的微型生態理療艙里,柔性超輕量仿人機械臂正精準按摩穴位。走進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多模態動作數據正通過操作員的動作被采集和輸出。“一個數據采集的操作員,一天大概可以產生100到200條數據。”
這里將科幻場景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智能餐飲區,擁有智能機械臂的機器人可以現場制作香濃咖啡,它還學會了咖啡師的手藝,完成精美拉花。智能生活區更是場景多樣,農業機器人將成熟的番茄采摘下來放進籃子,收納機器人在床邊整理被單,還有清潔機器人在衛生間洗刷馬桶、池子,管家機器人在陽臺澆花等等。“具身智能的落地,其實遇到一個虛擬到現實的鴻溝,我們想通過真實數據作為切入點,解決這個技術瓶頸。”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負責人張欽鋒介紹。
北青報記者看到,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有上百位負責訓練機器人的操作員。怎樣才能應聘成為機器人的“老師”?張欽鋒表示,這些操作員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人形機器人收集數據,他們負責去教機器人怎么操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時候,系統會記錄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反哺給大模型,讓模型迭代。對于操作員自身的素質,中心更看重其對該行業的興趣以及是否真的希望機器人走進人的生活場景,希望這個行業快速落地。“目前這些操作員大多是來自高校的實習生和學生。”
展望未來
目光投向三大產業核心痛點
數據訓練項目部署了100臺高自由度雙臂升降機器人、100套具身數采設備、50PB級具身數據算力中心,以及動捕設備、VR設備等,搭建家庭康養、特種作業、新零售、汽車裝配、機器人新餐飲、3C電子工廠等十大實景場景,打造涵蓋“多場景數據采集-模型訓練-應用驗證”全鏈條功能的智能化訓練場,精準采集家庭、工業、醫療等場景的具身操作數據,開展大規模數據處理與模型訓練。同時,構建虛實融合場景庫,覆蓋服務、制造、康養等領域,建立“數據標注-模型迭代-場景反饋”全流程驗證機制,確保技術適配性與可靠性。
據了解,該中心將有助于解決“跨場景數據通用性不足”“仿真環境與真實場景差距顯著”“行業缺乏標準化數據格式與高效閉環迭代生態”三大機器人產業核心痛點問題。未來中心將面向家庭服務、工業制造、醫療康養、新零售等場景,提供數據服務、模型開發與授權、場景解決方案等核心服務,實現年數據交易超100萬條,落地行業解決方案超50項,推動機器人跨場景操作效率提升40%,降低企業研發成本30%。三年內預計形成5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數據服務市場,吸引超30家上下游企業落戶。
睿爾曼正推動人形機器人加速走進人們的生活。4月1日,睿爾曼創始人兼CEO鄭隨兵攜團隊探訪四季青敬老院,進行實地參觀調研。據了解,四季青敬老院作為國家示范機構,將率先引入睿爾曼輕量化智能雙臂護理機器人系統。鄭隨兵表示:“產品的設計理念始終以實用為導向,而非追求‘雙足行走’等技術噱頭。例如,我們研發的機械臂采用輕量化設計,其±0.05毫米的抓取精度可穩定完成喂餐、藥品遞送等對精細度要求極高的照護動作。”
·對話·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60%以上就業
北青報:石景山區涌現了一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先進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又大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在石景山大約是一個怎樣的分布?在整體經濟中扮演何種角色?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近年來,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五經普”數據顯示,全區共有民營企業28511家、占全部企業比重96.2%,其中,物美科技、暢游時代等13家企業入圍2024年北京市百強民營企業,全區20家上市公司中15家是民營企業。總體來看,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40%以上的收入和稅收、50%以上的利潤、60%以上的就業,已經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
北青報:政府在支持民營經濟方面有何舉措?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首先是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寬準入、降成本,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為各類主體提供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其次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嚴格執行中小企業預留份額提高至40%以上要求,2024年預留中小企業采購份額達44.4%,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比例達70%。全面落實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優惠政策,給予小微企業10%-20%的采購項目評審價格折扣優惠,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份額。
北青報:石景山區在孵化科技企業和提供金融支持方面有哪些突出亮點?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石景山區開展全市首批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首個出臺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和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以“免申即享”方式兌現貼息資金;設立小微企業融資風險代償補償資金池,出臺全市首個區級推動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政策。設立7只子基金,“一產業一基金”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出臺促進科技孵化器高質量發展政策,全區孵化器、眾創空間達20余家,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次。支持企業獲評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平臺、示范基地,每萬家中小企業配有國家級和市級示范平臺、示范基地1.7個,位居全市前列。
·相關·
元客方舟:技術助力春晚等項目
北青報記者離開睿爾曼后,還探訪了石景山區另一家科技企業——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客方舟”)。作為元客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元客方舟專注于元宇宙虛擬現實、Web3.0、沉浸式媒體、全息通信及計算光學成像等前沿技術服務。
元客方舟依托母公司在立體視覺技術領域的積累,通過光場重建、運動捕捉和XR虛擬拍攝技術,助力客戶實現業內高質量、高效率的全棧式超寫實數字人及虛擬演播內容制作服務,已成功應用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北京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咪咕世界杯數智人、電影《飛向月球》等標桿項目,為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搭建起了堅實的橋梁。
此外,元客方舟還是北京市高精尖光場共性技術平臺的建設運營主體。以超寫實數字人制作為例,通過光場技術建模的數字人,不僅制作質量不受建模師、綁定師水平等條件限制,還可將數字人模型綁定制作周期從3至4周縮短至2天。在2022世界杯大型賽事元宇宙數字內容節目創作中,平臺技術助力支撐了世界杯報道,特別是在光場采集方面,制作形成了多個虛擬數字形象,如咪咕數智人米盧、虛擬手語主播“弋塘”等,為廣大觀眾帶來更沉浸、更多元的新體驗。
2025年蛇年春晚,一群“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引爆全網。它們靈活的動作、擬人的交互,不僅讓觀眾驚嘆,更揭開了人形機器人產業爆發的序幕。
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突破,在于“具身智能”——它不再是執行固定程序的工具,而是能感知環境、自主決策的“生命體”。
人形機器人最重要的部位是手臂,那也是它執行決策的主要部位。
日前,“民企顯身手奮進正當時”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石景山區的兩家企業。其中一家就是做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的企業,而采訪地點周邊在一周前恰好是中國科幻大會的會場。
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現場采訪,發現這個曾被視作“科幻”的領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進現實。
全球首家
定義超輕量仿人機械臂
睿爾曼是一家專注于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首特產業園,年綜合產能20000臺以上。
睿爾曼是全球首家定義超輕量仿人機械臂的企業,打造出超輕量化、柔性化、類人形、超高性價比、安全高效且低使用門檻的機械臂產品。為了保證機械臂更加貼近普通用戶的使用場景,睿爾曼對核心零部件采用了全鏈路、強耦合的設計方式。與傳統機械臂相比,同等負載能力的情況下,睿爾曼超輕量仿人機械臂在重量上減輕了約3/4,這種顯著優勢在市場中獨樹一幟,能更好地滿足現代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對機械臂精準、靈活、輕便操作的需求。在剛剛過去的中國科幻大會上,睿爾曼充分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創新實力。在大會現場,睿爾曼展出了具身雙臂升降機器人。RM65系列的超輕量仿人機械臂,一體化結構的控制器與機械臂總重量僅7.2公斤,額定負載5公斤,峰值負載10公斤以上,工作半徑達610至638.5毫米,擁有超高的負載自重比,使其在眾多應用場景中表現出色。
由七個關節連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準的“大力士”,其最大負載能力達10公斤,重復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爾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態運營總監崔豪以“淘金時代賣鏟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現端倪時,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輕量仿人機械臂領域。如今公司的一體化關節已出口至美國等全球多個市場,以超50%的市場占有率領跑行業。
另外,嵌入式同構多核控制系統,體積輕巧,將一體化控制器全部集成于機械臂底部。除硬件本身外,睿爾曼自研的運動學算法和動力學算法與機械臂高度耦合,保證內置的低成本嵌入式控制器系統能夠同時穩定運行運動學、動力學、邏輯處理、用戶接口、安全監控等所有功能,保持了機械臂柔性、穩定、易操作等特點,又具備強大的擴展能力和無線通信功能。
搭建平臺
已實現多個場景下的實際應用
機械臂智能化是趨勢也是機遇,針對這樣龐大的市場機會,睿爾曼前瞻性地設立了AILabs探索“具身AI”,建立了VRI平臺,讓機械臂成為了虛擬和現實交互的入口,目前已經實現多個場景下的實際應用,短時間內已經有一系列雙臂復合機器人、雙臂升降機器人、單臂復合機器人、復合升降機器人等應用解決方案。睿爾曼深知具身智能落地關鍵在于“用”,瓶頸是缺乏合適通用本體及規模化應用。由睿爾曼聯合AI生態先鋒于2023年2月建立全球GPR(GeneralPurposeRobot)開源聯盟,2024年聯合發布的移動復合機器人開發平臺,攜手各方開源數據、共享科技成果。
曾領投睿爾曼A+融資的科沃斯集團CFO馬建軍這樣評價睿爾曼團隊:“這是中國協作機械臂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定義了超輕量仿人機械臂,實現了從底層核心零部件到整機的完全正向研發,并在負載自重比等方面超越傳統方案。在AI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看好睿爾曼在商業服務和家庭場景的潛能,并看好其在工業場景中對傳統工業、協作機器人的補足。”
目前,真正能完成執行動作的“仿人機械臂”仍存在巨大市場空缺。前段時間,OpenAI創業基金宣布領投1XTechnologies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融合,開啟全球仿人機械臂新時代。睿爾曼站在時代科技的前沿,與全球頂級的科技創新企業幾乎在同一起跑線。
人工訓練
由大學生操作員進行數據采集
北青報記者在睿爾曼聽完對人形機器人手臂的介紹之后,參觀了附近的北京首個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睿爾曼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這里接受人工訓練。這里位于首鋼園金安科幻廣場科幻產業創新中心4號樓3層,3000平方米的空間里十大場景同步啟動,在每個展區都是真實運轉的微型生態理療艙里,柔性超輕量仿人機械臂正精準按摩穴位。走進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多模態動作數據正通過操作員的動作被采集和輸出。“一個數據采集的操作員,一天大概可以產生100到200條數據。”
這里將科幻場景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智能餐飲區,擁有智能機械臂的機器人可以現場制作香濃咖啡,它還學會了咖啡師的手藝,完成精美拉花。智能生活區更是場景多樣,農業機器人將成熟的番茄采摘下來放進籃子,收納機器人在床邊整理被單,還有清潔機器人在衛生間洗刷馬桶、池子,管家機器人在陽臺澆花等等。“具身智能的落地,其實遇到一個虛擬到現實的鴻溝,我們想通過真實數據作為切入點,解決這個技術瓶頸。”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負責人張欽鋒介紹。
北青報記者看到,人形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有上百位負責訓練機器人的操作員。怎樣才能應聘成為機器人的“老師”?張欽鋒表示,這些操作員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人形機器人收集數據,他們負責去教機器人怎么操作,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時候,系統會記錄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反哺給大模型,讓模型迭代。對于操作員自身的素質,中心更看重其對該行業的興趣以及是否真的希望機器人走進人的生活場景,希望這個行業快速落地。“目前這些操作員大多是來自高校的實習生和學生。”
展望未來
目光投向三大產業核心痛點
數據訓練項目部署了100臺高自由度雙臂升降機器人、100套具身數采設備、50PB級具身數據算力中心,以及動捕設備、VR設備等,搭建家庭康養、特種作業、新零售、汽車裝配、機器人新餐飲、3C電子工廠等十大實景場景,打造涵蓋“多場景數據采集-模型訓練-應用驗證”全鏈條功能的智能化訓練場,精準采集家庭、工業、醫療等場景的具身操作數據,開展大規模數據處理與模型訓練。同時,構建虛實融合場景庫,覆蓋服務、制造、康養等領域,建立“數據標注-模型迭代-場景反饋”全流程驗證機制,確保技術適配性與可靠性。
據了解,該中心將有助于解決“跨場景數據通用性不足”“仿真環境與真實場景差距顯著”“行業缺乏標準化數據格式與高效閉環迭代生態”三大機器人產業核心痛點問題。未來中心將面向家庭服務、工業制造、醫療康養、新零售等場景,提供數據服務、模型開發與授權、場景解決方案等核心服務,實現年數據交易超100萬條,落地行業解決方案超50項,推動機器人跨場景操作效率提升40%,降低企業研發成本30%。三年內預計形成5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數據服務市場,吸引超30家上下游企業落戶。
睿爾曼正推動人形機器人加速走進人們的生活。4月1日,睿爾曼創始人兼CEO鄭隨兵攜團隊探訪四季青敬老院,進行實地參觀調研。據了解,四季青敬老院作為國家示范機構,將率先引入睿爾曼輕量化智能雙臂護理機器人系統。鄭隨兵表示:“產品的設計理念始終以實用為導向,而非追求‘雙足行走’等技術噱頭。例如,我們研發的機械臂采用輕量化設計,其±0.05毫米的抓取精度可穩定完成喂餐、藥品遞送等對精細度要求極高的照護動作。”
·對話·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60%以上就業
北青報:石景山區涌現了一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先進科技企業,這些企業又大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在石景山大約是一個怎樣的分布?在整體經濟中扮演何種角色?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近年來,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五經普”數據顯示,全區共有民營企業28511家、占全部企業比重96.2%,其中,物美科技、暢游時代等13家企業入圍2024年北京市百強民營企業,全區20家上市公司中15家是民營企業。總體來看,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40%以上的收入和稅收、50%以上的利潤、60%以上的就業,已經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
北青報:政府在支持民營經濟方面有何舉措?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首先是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寬準入、降成本,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為各類主體提供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其次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嚴格執行中小企業預留份額提高至40%以上要求,2024年預留中小企業采購份額達44.4%,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比例達70%。全面落實貨物和服務采購項目優惠政策,給予小微企業10%-20%的采購項目評審價格折扣優惠,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份額。
北青報:石景山區在孵化科技企業和提供金融支持方面有哪些突出亮點?
石景山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石景山區開展全市首批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首個出臺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和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以“免申即享”方式兌現貼息資金;設立小微企業融資風險代償補償資金池,出臺全市首個區級推動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政策。設立7只子基金,“一產業一基金”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出臺促進科技孵化器高質量發展政策,全區孵化器、眾創空間達20余家,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次。支持企業獲評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平臺、示范基地,每萬家中小企業配有國家級和市級示范平臺、示范基地1.7個,位居全市前列。
·相關·
元客方舟:技術助力春晚等項目
北青報記者離開睿爾曼后,還探訪了石景山區另一家科技企業——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客方舟”)。作為元客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元客方舟專注于元宇宙虛擬現實、Web3.0、沉浸式媒體、全息通信及計算光學成像等前沿技術服務。
元客方舟依托母公司在立體視覺技術領域的積累,通過光場重建、運動捕捉和XR虛擬拍攝技術,助力客戶實現業內高質量、高效率的全棧式超寫實數字人及虛擬演播內容制作服務,已成功應用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北京冬奧手語播報數字人、咪咕世界杯數智人、電影《飛向月球》等標桿項目,為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搭建起了堅實的橋梁。
此外,元客方舟還是北京市高精尖光場共性技術平臺的建設運營主體。以超寫實數字人制作為例,通過光場技術建模的數字人,不僅制作質量不受建模師、綁定師水平等條件限制,還可將數字人模型綁定制作周期從3至4周縮短至2天。在2022世界杯大型賽事元宇宙數字內容節目創作中,平臺技術助力支撐了世界杯報道,特別是在光場采集方面,制作形成了多個虛擬數字形象,如咪咕數智人米盧、虛擬手語主播“弋塘”等,為廣大觀眾帶來更沉浸、更多元的新體驗。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2-1654-0.html解放手臂的機器人 從科幻走進現實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新研究發現植物種子大小的調節機制
下一篇:人形機器人背后有牛人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