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只準成功,劉強東在下一盤大棋。
1、達達集團一年虧損20億,京東外賣負重前行
前段時間,京東上線外賣業務,引發行業震蕩。不少人認為,京東入局外賣領域,將顛覆整個競爭格局。
很多人看好京東外賣,對其未來的發展形勢十分有信心。那么,京東外賣能否成長為第二個美團?從達達集團的財報中,或許可以引起我們的一些思考。
近日,達達集團發布了2024年Q4及全年業績。
數據顯示,達達集團2024年全年收入為96.64億元,增速較上一年下降8%;同時,凈虧損為20.385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凈虧損為4.26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
如果僅從去年第四季度業績看,該季度達達集團營收為24.33億元,凈虧12.27億元,營業虧損為12.57億元。
達達集團2024年業績情況
自從京東上線外賣業務后,主要依托達達130萬秒送騎手作為運力供給。而且,達達集團主要收入來自京東秒送和達達秒送。
作為京東的主要物流服務商,達達集團的業績情況,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賣業務的經營進展。
公開信息顯示,達達集團成立于2014年,并于2016年與京東到家合并。合并后,京東以京東到家的資產、京東集團的業務資源,以及2億美元現金換取達達集團約47.4%的股份,并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同時,作為京東旗下本地即時零售和即時配送平臺,達達的核心業務分別是京東到家和達達快送。
2020年,達達在美上市,成為“即時零售第一股”。近幾年,京東多次增持達達,持股比例不斷上升。
到今年1月底,京東再次大手筆,宣布擬溢價42%收購達達集團,估值達5.2億美元。若提案生效,達達將被京東私有化直至退市。
京東收購達達的背后,是京東入局外賣賽道的野心。通過收購達達,京東可以為外賣業務帶來更多的運力資源。
不過,近幾年達達一直處于虧損勢態,2017年至2024年累計虧損超過百億。去年全年,達達集團的營收和凈利潤接連同時下滑,達達集團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源于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減少以及配送服務和其他收入下降。
有業內專業人士分析,京東秒送將渠道重點轉向京東App場域,與京東集團共同優化LBS廣告產品時,新產品面向商家和品牌的推廣尚在逐步推進階段,大規模推廣需要時間,導致廣告收入短期內受到沖擊。
可見,尚處于初期階段的京東外賣,是在達達集團還未實現整體盈利的情況下進行的業務拓展。
對于達達來說,這或許是不小的負擔。
有分析師表示,外賣、同城跑腿都屬于規模經濟業務,如果京東外賣單量長期未能起量,將對達達的履約成本帶來壓力,拖累報表業績。
2、京東外賣的機會在哪里?
達達集團發布財報的幾乎同時時間,京東集團也發布了去年全年業績報告。
在這份財報中,除了京東零售、京東物流等主要業務,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也備受關注。
對于這項業務,京東集團CEO許冉回應了大家關切,她直言:“我建議大家不要單獨去思考即時零售或者外賣業務,而是要放在京東整體零售業務能力和服務體驗上通盤考慮。在即時零售、外賣上的投入,對于我們豐富消費場景,打造能力,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升用戶體驗都有積極的效果?!?/span>
京東集團CEO許冉
許冉這句話,強調了幾個要點。
第一,許冉強調了整體性思維,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不是孤立的,而是應該將其視為京東整體零售戰略的一部分,與京東零售、京東物流等其他業務相互支撐和補充。
第二,消費場景的豐富。進軍外賣領域,京東不僅滿足用戶的傳統電商購物需求,還擴展到更廣泛的消費場景,如快速配送的即時購物需求,以此來吸引和留住用戶。
第三,能力打造與用戶體驗提升。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能夠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滿足用戶對于快速、靈活的購物體驗的需求,從而提升整體的用戶滿意度。
話雖如此,京東外賣目前的困境仍然不容忽視。
首先,京東外賣仍然需要內部輸血,包括流量扶持、大額補貼以吸引商家和消費者。在外賣賽道,美團外賣、餓了么等競爭對手十分強悍,已經擁有了穩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京東外賣需要通過內部輸血,來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用戶認知度。
與此同時,京東外賣在前期階段免除傭金,可以快速擴大商家規模,豐富平臺上的餐飲選擇。目前來看,京東外賣仍然采取商家入駐0傭金和補貼消費者來搶占市場份額。
比如2月27日,京東外賣宣布推出“10元/20元餐補隨機領”優惠活動,每晚8點準時開放領取“滿15減10”與“滿40減20”高額優惠券,這項福利首先面向京東認證大學生及PLUS會員群體。
圖源:京東
與此相對應,持續的內部輸血必然導致一定的業績承壓。交銀國際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維持達達集團2024年4季度收入預期同比下降13%,其中,下調京東秒送收入10%,因業務調整下廣告收入下滑及免運門檻降低后履約服務收入下降。
“我們基本維持2024/25全年收入和利潤預期,京東秒送業務短期戰略仍以提升用戶心智,拉動單量和復購率為主,收入增長仍需時間。”
的確,京東外賣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成長。畢竟,相比美團,京東外賣的商家和用戶數量均不占優勢。
不過,京東找準了差異性定位,選擇做品質外賣,這意味著京東對商家入駐有更嚴格的篩選標準。這倒是契合了消費者對于安全健康的外賣需求。
目前來看,京東外賣發展如何,還需后續的觀察。
3、京東正在全方位布局即時零售
即時零售以其不斷壯大的市場規模,正在為各大電商巨頭帶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即時零售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達6500億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2萬億元。
對于京東來說,這也為其脫離在目前電商行業的增長困境,帶來了新的突破口。回顧近幾年來,京東核心零售業務營收增速滯緩,市場地位也被拼多多和抖音挑戰,前有狼后有虎。
就在上個月,有消息稱抖音電商2024年GMV約3.5萬億,同比增幅30%,GMV超過京東躍居行業第三。
此外,如今電商行業流量見頂,京東也急需尋找新的增長曲線,看到如今即時零售龐大的市場規模,京東自然不會放過這項業務。
如今,京東入局即時零售,已經是全方位地行動。不僅做外賣,就連旗下的京東七鮮也加緊布局即時零售。
據市場消息,今年京東七鮮將加速倉店建設,今年6月底前將在天津區域新增20家倉店,同時北京等區域也有相關布局。京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其在即時零售市場中的地位。
實際上,京東加速布局即時零售,正是順應了市場的發展趨勢。即時零售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近年來該模式已經從傳統的快消、生鮮、百貨等,逐漸滲透到全品類。
總之,對于京東而言,明確了業務方向可以被視為一種成功,外賣業務雖然仍在摸索中前行,但這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勝利。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466-0.html京東外賣的出路,劉強東早有預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劉強東對淘寶用戶下手了
下一篇:馬云聯手劉強東甩出王炸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