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集團反腐,多人落網
2024年,互聯網大廠字節跳動下了一劑猛藥,一把揪出了353個腐敗份子,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39 人,字節決容不下害群之馬。
最近,有媒體透露,字節跳動內部發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企業紀律與職業道德委員會通報》。此次通報共有 90 名員工因觸犯公司紅線被辭退。
具體來看,字節跳動對 73 名違規員工匿名通報,對 17 名惡意損害公司利益的員工實名通報(實名通報類型包括涉嫌刑事犯罪、惡意損害公司利益或拒不配合公司情節嚴重的行為)。
實名通報的 17 名員工中,有 9 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并同步聯盟、取消期權。1 人因違規情節惡劣也被同步行業聯盟、取消期權。
另據通報顯示,2024 年全年,字節共辭退違規員工 353 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39 人。
從全年反腐成果來看,字節跳動這一年可真是“刀刀見血”。僅2024年,字節就通報了4次反腐案件。可見字節不僅要“打老虎”,就連“蒼蠅”都不放過,任何觸碰腐敗紅線的行為都可能瞬間被秒。
對于正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內部的廉潔至關重要。如果任由貪腐、徇私舞弊等行為滋生,不僅會侵蝕公司的利益,更會影響團隊士氣,更嚴重的甚至會拖垮整個公司。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就曾定義過三層廉潔失效對公司造成的損害:第一層是直接利益損失;第二層是這些決策帶來的不良后果;第三層是廉潔風氣變壞后,團隊向心力的喪失。他稱,第三層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而內部腐敗的危害,遠不止于公司利益的損失。內部腐敗好比一顆毒瘤,不僅侵蝕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無形中還污染了整個營商環境,間接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這并非危言聳聽,我們來捋一下:互聯網企業內部的腐敗成本,最終還是會層層轉嫁,商家們高額“入場券”的背后,掏錢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如果腐敗成為行業的潛規則,那么整個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就會被破壞,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愈演愈烈。
抖音集團曾表示,堅持對腐敗、賄賂“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反對一切舞弊和失信行為。如發現違反法律法規或員工行為準則的行為,一經查實,涉案員工一律辭退處理,永不錄用。如相關行為涉嫌違法犯罪,集團將全力配合司法機關調查,追究涉案人員的法律責任。
盤點互聯網貪腐重災區
那么這些人都犯了什么事呢?都我們從過往的案例分析,或許可以得出互聯網公司滋生腐敗的高壓區。
有業內人士認為,頭部互聯網企業因其積累的行業地位、數據優勢,不少基層崗位權力大、“油水”多,“職級非常低的人,反倒能賺很多錢”。
2024年11月,字節跳動內部發布了年內第四份《企業紀律與職業道德委員會通報》(簡稱“通報”)。
通報顯示,公司辭退了103名違法違規的員工(含外包及實習生)。其中,有11人因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在被刑拘的11名員工中,有5人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他們利用職務便利,在采購、競標環節上謀取了不正當利益。
比如,電商前員工徐某某、抖音前員工董某某、企業服務前員工徐某某等,均在采購、競標環節,或以明顯高于市場價的價格采購,或為供應商提供傾向性資源扶持等方式,為供應商謀取利益,并以此收受好處費。三人均因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可見,以職務之便受賄是一大高壓區,有的崗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特別是處于關鍵崗位的員工,掌握著“生殺予奪”的權力,就此買下了腐敗的種子。
據第三方機構發布的互聯網反腐反舞弊報告顯示,發生腐敗、舞弊的多是運營、商務拓展、采購、銷售等崗位。
除了受賄,泄露公司保密信息也是互聯網企業腐敗的重災區之一。例如,在該通報中王某某直接向外界售賣公司保密信息,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在信息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如果發生數據泄露、商業機密外傳等行為,例如,內部員工可能將用戶數據、算法模型等核心資產出售給競爭對手或第三方,從而導致企業蒙受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去年抖音集團曾通報,有10人存在違規獲取、保存、泄露公司內部信息及將包含敏感數據的公司內部系統交由外部人員使用等行為。其中,一名剪映前員工與產品研發和工程架構某前員工、競品公司CEO等人合作開發競品產品,王某還利用公司資源和工作時間參與外部公司經營,并存在嚴重阻礙公司調查過程的情節;還有多名電商、房產與家裝等部門員工將部門業務敏感信息、數據泄露較為外部人員使用。
再一個就是侵占公司資產行為。抖音集團曾通報,有多名員工長期存在違規報銷、違規打車等行為。
比如,一名員工從2020年7月至2024年1月,將虛增的發票金額或私人消費以業務招待費用的名義進行報銷,侵占公司資產共計3萬余元。另一名員工從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在上下班通勤期間違規使用企業賬戶打車,同時其還將團建費用以“拜訪客戶”、“參加會議”等差旅費名義進行報銷,違規使用公司資產共計3萬余元。
還有多名員工在未滿足加班打車報銷條件或者未實際拜訪客戶的情況下,通過外部購買發票、向出租車司機索要發票等形式進行虛假報銷,涉案金額幾千到上萬元不等,公司已責令其退回全部違規所得。
在互聯網大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業務線不斷擴張,員工規模動輒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而組織復雜度的提升,內部的監督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特別是在一些非核心崗位,往往成為腐敗的“灰色地帶”。
互聯網大廠上演反腐風暴
事實上,貪腐問題并非抖音這一公司獨有,而是整個互聯網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比如在去年,小米內部就通報了違規違紀案件,涉及兩位小米國際業務部地區總經理。
通報顯示,原小米集團國際業務部西歐地區部總經理歐文,虛構外包業務,涉案金額巨大,作辭退處理,該公司對其啟動刑事及民事維權;原小米集團國際業務部拉美地區部總經理陳丙旭,向合作商索要巨額賄賂、收受名貴財物、接受奢侈招待等,涉案金額巨大,作辭退處理,沒收期權,賠償該公司損失。
在2022年4月,趙丹陽因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職務侵占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罰金人民幣70萬元,其涉案金額合計756萬余元。
在今年1月,百度職業道德委員會發布2024年Q4違法違紀處理情況通告,涉及14起員工違法違紀案件。其中,6名員工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2022年,美團共查處刑事案件41起,移送司法機關107人,其中涉及內部員工47人,生態合作商等外部人員60人,因廉潔合作問題清退且永不合作的合作商41家。
劉強東曾在采訪中稱,“如果公司懷疑你貪了10萬塊錢,就算花1000萬調查取證,也要把你給查出來。雖然貪污腐敗的員工是鳳毛麟角,但我哪怕們一年只抓一個人,我就要投入3個人的力量。別說幾萬塊錢,幾千塊錢,就是你敢拿一分錢我也一定把你開掉,我不會跟你講任何感情,我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目前來說,反腐是一場持久戰,特別是在互聯網行業,反腐不僅需要企業內部的高度自律,也需要行業間建立更完善的規則和約束機制。
而對于那些試圖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的員工來說,字節這次的通報無疑敲響了警鐘: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伸手必被捉。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459-0.html抖音揪出內鬼,有多人被抓,沖上熱搜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抖音對美團下手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