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2日訊 近期,上市公司對信托理財產品的大額認購引發市場關注。海信家電在2025年2月27日至3月18日期間,認購金谷信托理財產品金額高達26.1億元。老牌百貨企業百大集團也于3月26日發布委托理財公告,自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3月24日,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金額達到披露標準,其中購買中誠信托產品1000萬元,華寶信托產品2000萬元。這一系列操作,再度將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產品這一現象推到臺前。
今年上市公司認購信托超46億元
海信家電在信托理財領域動作頻頻。今年2月,海信家電曾公告向百瑞信托認購22.03億元理財產品。從2023年12月至今,海信家電認購百瑞信托理財產品的總額已突破60億元。據Wind數據,截至3月20日,今年已有26家上市公司購買了46.6億元的信托理財產品,購買家數增幅超四成。海信家電、方大特鋼和天邑股份位列認購量前三,分別購買32.4億元、3億元和2.2億元。
海信家電此次認購的金谷·信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由金谷信托管理,屬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評級中低風險,投資范圍涵蓋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預期年化收益率隨市場波動。海信家電還曾在2024年7月15日至8月27日認購15.4億元的百瑞信托產品,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7月12日認購金額高達24.52億元。
百大集團在理財投資上一直較為活躍。最近12個月,其共投資23個信托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合計11.24億元。已收回投資14.66億元,實現收益6185.51萬元,仍有近10.13億元本金未回收。這期間,公司單日最高投入金額近11.06億元,占最近一年凈資產的48.24%。委托理財累計收益占最近一年凈利潤的455.78%,投資收益對整體盈利能力貢獻重大。此次公告顯示,公司花費2.36億元認購信托理財,受托方包括杭銀理財、嘉實資本、興銀理財、中誠信托、浙商銀行、華寶信托、招商銀行等。
上市公司熱衷信托理財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信托理財對上市公司具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優化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等意義。上市公司偏愛信托產品,主要源于其相對其他理財的收益優勢、產品靈活性以及現階段固收趨勢下的風險相對可控性。不同上市公司經營策略和財務需求不同,應綜合實際情況選擇理財方式。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稱,信托在收益率上往往比其他理財產品有優勢,所以仍是上市公司選擇之一。不過,當前可投的優質信托項目減少,收益率下滑,競爭力較前些年有所下降。有業內專家指出,經過行業陣痛期,信托理財常規產品平穩性增強,尤其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背景下,信托產品收益率優勢凸顯。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盡管信托理財收益潛力高,但也存在風險。上市公司需理性選擇,把控制風險放在首位,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權衡產品安全性和收益率,盡量選擇靠譜信托公司和風險可控、收益合適的產品。
從上市公司投向看,現金管理類、固收類信托產品更受青睞。現金管理類靈活穩定,符合上市公司大部分閑置資金短期孳息特點;固收類則是較長期配置選擇。當前上市企業閑置資金現金管理趨于保守,優先考慮標的穩定性,在投資市場形勢不明朗時,這一態勢還將持續。
近年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整體金額下降,但今年信托等幾類產品認購金額逆勢回升。2023年、2024年、2025年同期(1月1日-3月19日)信托產品認購金額分別為43.6億元、38.7億元、46.6億元。其中,僅海信家電占比近七成,與此前相對分散情況,差異明顯。今年上市公司認購信托產品涉及14家信托公司,金谷信托占比過半,百瑞信托、外貿信托占比超10%。有數據的收益率在2%-5.9%之間,中低風險固定收益類產品成為上市公司購買信托首選,也有部分選擇中風險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預期收益率約5%。
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產品現象反映出信托理財在資本市場的獨特地位。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上市公司需謹慎評估風險,合理配置資產,以保障公司財務穩健。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道。未來,有關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等理財產品最新情況,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996-0.html上市公司投資信托理財回暖:機遇與風險并存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