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放話"五年再造一個萊商銀行"的金融明星,會在退休前夜跌落神壇?
當濟南市紀委監委的通報猶如一記驚雷劈向金融圈,岳隆杰用八年時間搭建的2000億金融帝國轟然崩塌。這位帶著央行光環空降的"救火隊長",最終卻親手點燃了萊商銀行火藥桶。
從淄博市分行辦公室的小科員到執掌2000億資產的城商行掌門,岳隆杰的升遷軌跡很不平凡。2015年接手時,萊商銀行資產規模不足500億,這位30年的"老金融"人祭出三把火:數字銀行部橫空出世,微粒貸等創新產品密集上線,與BATJ的科技合作開始。數據確實漂亮——8年間資產規模翻四倍,凈利潤從21.55億飆到74.46億,2020年還捧回了"影響濟南經濟人物"獎杯。
但表面的光鮮掩蓋不住暗流涌動。財務報表顯示,2023年凈利潤驟降18億,不良貸款率卻像脫韁野馬。據媒體報道,信貸審批成了岳隆杰的"生意場",每筆過億貸款都要經其"御筆朱批",地方融資平臺合作暗藏數千萬"顧問費",股權交易更是玩出了"代持馬甲"的戲碼。
當58歲的岳隆杰被帶走時,辦公電腦里還存著"五年上市計劃"的PPT。這個被稱為"四步走"的宏偉藍圖,現在看來更像是腐敗四部曲,增資擴股暗箱操作、更名換姓洗白資產、遷址濟南打通政商、籌備上市套現離場。當年他接手的萊商銀行,正是首任董事長李敏實貪腐2億的爛攤子。兩位前掌門人接力上演的《金融圍城》,讓這家銀行15年間兩度墜入同一條河流。
更驚人的是腐敗窩案。2024年落馬的副行長李鋒,分管信貸期間違規炒股、收受巨額賄賂的行為,與岳隆杰主政時期完美重疊。紀委通報披露的細節令人咋舌,信貸員獎勵金被克扣進"小金庫",辦公樓處置暗藏數千萬差價,連買股票都要挪用信貸資金。這種"前腐后繼"的生態,暴露了某些城商行"家長制"治理的致命傷——當董事長權力失去制約,整家銀行就成了私人錢袋。
如今齊魯銀行與萊商銀行在濟南"同城德比",但兩家銀行2019年后的業績曲線卻走出剪刀差——前者凈利潤突破30億,后者卻深陷不良資產泥潭。
隨著新任董事長李九旭等齊魯系高管空降,兩家城商行合并傳聞甚囂塵上。但合并真能解決問題嗎?看看包商銀行的前車之鑒就明白,如果公司治理和風控體系不重構,再大的規模也只是個更危險的泡沫。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727-0.html掌舵人岳隆杰被查,揭開2000億黑洞!萊商銀行"黃金八年"爆雷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