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市場持續收縮、逾期問題凸顯。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環比下降1.35%,同比下降5.14%,連續9個季度下降。與此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再度攀升,達到1239.64億元,同比增長26.31%。
信用卡市場為何惡化?在受訪行業專家看來,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普及降低了消費者對信用卡的依賴度,信用卡新規直接壓縮了信用卡的新增發卡量,導致信用卡規模持續收縮。而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存量用戶風險暴露,消費者信貸需求下降,導致部分持卡人收入不穩定或債務負擔加重,抬升了逾期率。
規模持續收縮
信用卡持卡規模持續縮減。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環比下降1.35%,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2張,對比2023年末的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67億張,2024年末減少了4000萬張,連續9個季度下降。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告訴記者,近年來監管部門出臺多項政策,特別是以2022年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為代表的“信用卡新規”,要求銀行加強信用卡業務管理,控制發卡規模和授信額度,避免過度授信和多頭借貸。這直接壓縮了信用卡的新增發卡量,并促使銀行更加關注風險管理,而非單純追求規模擴張。
曾剛指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崛起,如花唄、白條等“先買后付”產品,以其便捷的申請流程和場景化服務,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分流了信用卡市場份額。這些新興產品的普及降低了消費者對信用卡的依賴度。此外,隨著金融教育的普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加強,部分用戶主動減少信用卡使用,以避免過度消費和債務壓力。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記者表示,信用卡在用發卡數量持續下降,從增量層面看,多家銀行機構自去年以來針對旗下卡種展開多輪調整,包括但不限于停發部分聯名信用卡、白金信用卡等;存量層面看,為響應“斷卡行動”等精神,銀行機構在“沉睡卡”等方面加大清理力度;此外,貸后壓力傳導至貸前,收緊發卡量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分析指出,信用卡發卡數量下降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針對信用卡超發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問題多發的情況,2022年監管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銀行清理睡眠卡,限制同一客戶持卡數量,導致部分銀行減少了發卡;二是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可替代產品增加,分流了部分信用卡的用戶群體;三是這兩年銀行出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角度考量,提高信用消費準入門檻,疊加適齡人口下降,信用卡新增發卡量因此減少。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胥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卡業務經歷了20多年高速發展,從行業研究的角度,考慮到目標客群對信用卡的需求,信用卡市場早已經進入實質性的結構性飽和狀態。大多數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經營理念,隨著平臺電商以及各種支付科技的興起,基于場景發生的沖動消費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使用更為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信用卡在支付選擇中的優先級逐漸下降,在面對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以及平臺在各種場景下推出的類信用卡產品(如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時,潛在客戶與存量客戶都很容易流失,從而導致信用卡占有率下降。
逾期問題凸顯
除規模收縮外,信用卡逾期問題也日益顯現。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授信使用率為38.03%,同比減少0.31個百分點,用戶用卡意愿相對較低;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再度攀升,達到1239.64億元,同比增長26.31%,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43%,該指標自2024年一季度突破千億元后,連續四個季度維持在1000億元以上,更是在四季度創出歷史新高。
曾剛認為,信用卡逾期問題凸顯,一方面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增長乏力,疊加疫情后消費信心恢復緩慢,導致消費者信貸需求下降。同時,部分持卡人因收入不穩定或債務負擔加重,償債能力減弱;另一方面是存量用戶風險暴露,信用卡市場逐漸飽和后,新增用戶增速放緩,存量用戶中的高風險客戶問題逐步顯現,尤其是過度授信導致的還款壓力增加,進而推高逾期率。
蘇筱芮分析稱,信用卡逾期率在不斷上升,由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持卡人還款能力有所弱化、機構內控能力不足、銀行卡收單亂象等因素共同構成。從階段性舉措來看,銀行機構已通過適時降低授信額度、提升卡片申請門檻、調降最低還款額度、封殺合規性低下的收單機構等舉措降低信用卡業務的風險。
胥莉指出,逾期問題凸顯,首先是因為銀行在過去“跑馬圈地”擴張時期,一味追求卡量和市場份額,過度采用降低準入門檻、給予高額授信而遺留的風險;其次是我國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使得沖動型消費相對較多,而且隨著各種支付科技的發展,提高支付效率和提供金融服務的通道也越來越多,并與信用卡合作,綁定信用卡。在部分持卡人缺乏合理財務規劃,存在過度消費、多頭借貸等情況下,最終導致債務負擔過重,出現信用卡逾期等問題。
蘇筱芮建議,在信用卡逾期率有所抬升的背景下,銀行機構不必執著于規模擴張,而是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及業務質量,合理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必要時對組織架構予以調整,結合新型科技手段,用“組合拳”降低信用卡運營成本,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除了‘拉新’之外,信用卡機構同樣需要不斷發力產品創新及運營手段,以‘卡片+信用卡手機應用+場景+權益’為錨,打造信用卡一體化經營服務體系,設置用戶成長激勵,暢通消費者溝通機制。此外,也可以考慮在優化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便利的情景下,針對此部分人群開卡、用卡需求尋求差異化創新,打造突圍路徑。”蘇筱芮表示。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723-0.html數量縮減、逾期攀升,信用卡市場為何惡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