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51家信托公司通過銀行間市場或上市平臺披露了2024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
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以及嚴格監管環境,信托公司的轉型進展難度提升,經營情況也受到影響。需要說明的是,部分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了母公司及合并報表兩種口徑數據,本文統一采用母公司數據進行排序。
信托百佬匯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中信信托、江蘇信托分別以31.66億元、30.77億元的利潤總額占據行業前兩位。這兩家信托公司也是行業唯二利潤總額超過30億元的機構。
此外,英大信托、華鑫信托及華能貴誠信托則分別以25.98億元、24.16億元及20.35億元位列行業利潤總額榜單的第三至第五位。
全行業2024年利潤總額超過20億元的公司也就以上五家。
我們可以看到,近年經營數據榜單座次與往年大有差異。陜國投、建信信托、華潤信托、紫金信托、華寶信托、粵財信托及交銀信托的利潤總額在10億元以上。
綜合來看,江蘇信托、英大信托、華鑫信托、陜國投、紫金信托等公司近年排位有明顯提升。
根據披露,江蘇信托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31.33億元,同比增加4.32%;實現凈利潤為28.19億元,同比增加10.85%。
再如陜國投,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9.23億元,同比增長3.92%;實現營業利潤17.81億元,同比增長23.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4億元,同比增長17.86%。陜國投信托表示,公司2024年營業總收入及凈利潤增長主要是公司主動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信托業務發展質效提升,自有資金多元化運作穩健,效益良好。同時,公司風險防控平穩,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
信托百佬匯記者注意到,在榜單的另一端,華宸信托、山西信托、興寶信托、陸家嘴信托、長城新盛信托、昆侖信托等6家公司利潤總額不足1億元。而另有五礦信托、杭工商信托等5家公司利潤總額為負數。
值得一提的是,延期披露數據或未公告的群體也在擴大。截至目前,中融信托、北京信托、華澳信托、雪松信托、長安信托等13家公司尚未發布數據。
實際上,業務轉型之下的信托行業業績承壓已有數年。回顧此前數據,根據52家信托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報信息,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的平均數為18.25億元,較2022年下降3.75%。如果剔除合并口徑的樣本和特殊數據,平均數為12.62億元,較2022年下降3.76%,下降幅度較2022年有所收窄。52家披露信息的信托公司中,2023年有28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占比為53.85%;有25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為48.08%。
業界觀察人士表示,由于高管理費率的傳統房地產非標業務大幅萎縮,而新興轉型業務的增長點尚未成熟,同時存量業務的風險也在逐步出清,整體信托業改善尚待時日。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梁光勇指出,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從國際國內已有的風險案例來看,金融企業是否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對于能否實現穩健經營至關重要。信托業回歸本源背景下,業務轉型意味著業務邏輯的變化,風控邏輯也將隨之變化。信托公司要看到當下的機遇與挑戰,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和貪圖短期暴利。
梁光勇還表示,“信托公司的轉型發展和穩健經營離不開股東的支持。越是進入深度轉型期,越是能夠考驗股東的實力和定力。信托公司股東要端正入股動機,正確理解信托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和信托受托人的特殊身份,堅決杜絕濫用股東權利、不當干預公司經營發展,真正實現信托公司用信托機制辦信托,實現股東與公司的雙贏。”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6427-0.html【獨家】51家信托利潤總額排名!座次大亂,兩家超30億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