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向大會提交全團建議,建議從國家層面支持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這份全團建議,不僅展現了重慶錨定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的決心,更折射出西部地區在汽車產業變革中的戰略突圍。從傳統制造重鎮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躍遷,重慶正以全新面貌擁抱科創未來。
“推動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可靠的云、精準的圖、強大的網融為一體。”在3月6日舉行的重慶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表示,重慶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堅持“車、路、云、網、圖”整體推進,發揮重慶場景豐富和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等優勢,積極開展“車路云一體化”試點。“我們突出政府側、社會側、產業側、企業側‘四側’協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加快打造‘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促進汽車制造降本增效,全面提高產業競爭力。”袁家軍說。
重慶的底氣:從“制造重鎮”到“智造高地”
重慶代表團認為,支持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高度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要求,是服務國家戰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的現實路徑,是實現西部地區產業升級、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
——迎來區位優勢與政策機遇雙重賦能,其時已至。重慶肩負著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的重任,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起點、“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交匯點,也是連接東南亞、南亞市場的樞紐。
立足國家戰略,推動“渝車出海”,重慶正迎來歷史機遇。2023年,重慶部署“渝車出海”,計劃到2027年,全市整車年出口量占全國整車年出口量的比重達10%。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汽車出口47.7萬輛,同比增長29.6%,占全國7.4%。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重慶造”加速向全球進發。
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持續創新、行穩致遠、穩中求進、走向國際化,為實現汽車強國夢貢獻力量!”
——坐擁全產業鏈優勢與亮眼成績,其勢已成。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介紹:“重慶的底氣在于:一方面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另一方面在汽車領域形成了完備的人才、技術和產業鏈優勢。”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老牌勁旅”,重慶擁有19家整車企業、1200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構建了覆蓋“三大系統、12大總成、56種部件”的全產業鏈條。
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5.3萬輛,同比增長90.5%;主流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提升至23.6萬元,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占比達48.3%。以賽力斯問界M9為代表的“重慶造”豪華車型國內銷量問鼎。2025年央視春晚重慶分會場上,780輛問界M9通過智能編程演繹燈光秀,展現百萬像素智慧燈光系統和毫秒級協同技術,成為“重慶智造”的鮮活注腳。
擁有自主高端整車品牌是重慶汽車的“銷量密碼”。朱華榮認為,這是重慶汽車產業的重要特征,優勢明顯。“以長安汽車為例,去年我們的銷量是268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有222萬輛,占比約83%。今年1月,我們自主品牌的銷量占比提升到了87%。”
近年來,重慶入選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車路云一體化”應用“雙試點”,長安汽車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加速落地,賽力斯超級工廠二期擴能、吉利極星等重大整車項目蓄勢待發。
“砸鍋賣鐵也罷,竭盡全力也罷,一定要技術創新。”張興海說,“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重慶完全有底氣。”
重慶的路徑:全鏈條突破與生態重構
重慶打造國家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基地,不僅有助于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更是服務國家戰略,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支持汽車強國建設的具體實踐。為實現這一目標,重慶進行全方位戰略布局。
——頂層設計引領產業躍遷。重慶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列為全市“33618”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重中之重,位列構建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之首。通過“內育外引”策略,既推動長安、賽力斯等本土企業轉型,又引入華潤微電子等科技企業補鏈,形成“整車引領+軟件賦能”雙輪驅動模式,積極構建“整車+零部件+后市場”產業鏈生態。
產業之花離不開金融之水澆灌。重慶代表團建議,支持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優質企業上市,支持成渝地區創建國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堅持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規劃,重慶2025年將建成充電樁24萬個,中心城區公共車位充電全覆蓋,打造“1公里超充圈”;建設車路協同道路超過1000公里、新增智能網聯路測設施超過1200個,累計啟動超過50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推動能源網、交通網、信息網“三網”融合。
——追求核心技術攻堅突破。針對產業鏈短板,重慶代表團呼吁,支持在渝布局車規級芯片重大項目,并在項目資金、股權投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支持長安汽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等領軍企業和科研機構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來渝工程化、產業化;支持重慶在汽車領域創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加快成渝“氫走廊”建設。為進一步鞏固我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推動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重慶代表團建議,支持將成渝“氫走廊”納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并在川渝沿線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整車及系統、電堆、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制造以及氫氣供應等環節給予政策支持。
當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浪潮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脈搏共振,重慶從火鍋沸騰的碼頭江城邁向智能科技驅動的汽車之都,反映的既是產業發展的提質升級,亦是區域發展的推陳出新——重慶,正成為引領汽車產業駛向新未來的“山城引擎”。(上海證券報作者劉春燕)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5-8391-0.html重慶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