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熱鬧的氣息撲面而來。
葫蘆島市綏中縣袁家屯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袁殿學一早就摘下一筐筐翠綠的黃瓜,趁著新鮮勁兒送到幾公里外的批發市場,幾個小時的工夫,這些黃瓜就能出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的菜市場。
新年伊始,大連重工裝備集團海上風電鑄件市場拓展傳來喜訊,中標某風電公司未來三年全部海上項目。該合同的成功簽訂標志著企業成為國內首家取得批量20+兆瓦風電核心鑄件訂單的供應商。
撫順玉龍溪冰雪大世界,鮮有的林間戲雪場景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打卡,尤其是今冬新增的800米林間雪道,讓游客坐著雪圈在林海雪原中穿梭,直呼過癮。
一幕幕“熱辣滾燙”,映照著忙出好光景、增收“不打烊”。
4.2%、5.3%、5.0%。透視2024年我省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農業、工業、服務業對經濟運行的“壓艙石”“穩定器”“頂梁柱”作用,更加穩固堅挺、強勁有力。
穩住一產
冬日清晨,渤海之畔,營口港糧食碼頭一片繁忙,滿載玉米的卡車正在排隊等待裝船。正值春節前糧食購銷旺季,碼頭各崗位工作人員密切協作,確保每日5萬噸到10萬噸糧食貨物及時完成裝載。
營口港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糧食集散中心,年中轉能力約1500萬噸。在其腹地的遼北“黃金玉米帶”早已顆粒歸倉,沉寂的黑土地即將再次迎來勃勃生機。
500.1億斤,這是我省去年糧食穩產保供交出的豐收“答卷”,是歷史第三高產年,糧食單產居全國第四位,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
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我省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穩住播的面積,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5366萬畝,超過國家下達指標63萬畝;深挖地的潛力,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保護性耕作、單產提升行動,實現“藏糧于地”;提升技的水平,發布適宜優良品種85個、主推先進適用技術30項等,賦能糧食生產;降低災的損失,組織實施“一噴多促”877.9萬畝,促進作物災后恢復、灌漿成熟和產量提升。
“糧食是‘國之大者’。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遼寧肩負的光榮使命,必須扛得穩、扛得牢。尤其在遭受局部洪澇災害背景下,糧食穩產保供的成果更顯‘分量’。”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遼寧不只是糧倉豐盈,去年水果、蔬菜、食用菌、豬牛羊禽肉、水產品同比分別增長4.2%、3.6%、8.2%、5.1%、4.8%,豐富了國人的餐桌、世界的廚房。
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去年,全省新建和改造第三代日光溫室和新型鋼骨架冷棚10萬畝,為全省蔬菜和水果產量持續增長筑牢了根基;畜牧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能繁母豬存欄處于合理區間,支持200個大中型畜禽養殖場開展智能化設施升級改造;新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6個,數量為全國第一,新建深水養殖網箱100個,累計達到500個,海洋漁業現代化水平提升。
特色產業勢頭強勁。特色農業產業正在成為我省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重點發展25個優勢特色產業,集中打造41個發展優勢區,新建203個標準化生產基地和2個國家級產地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新增河蟹、絨山羊2個百億級特色產業。
丹東東港,甲午先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播高小涵正直播帶貨售賣本地特產草莓,不到一個小時就斬獲了幾十個訂單。前端線上訂單滿滿,后端服務銜接有序:早上種植基地采摘,下午分揀中心分揀包裝,晚上機場搭乘順豐“草莓專機”離開……目前,東港草莓鮮果年產值超60億元,其中電商銷售占比超三成。
鄉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重點推進美麗宜居村、鄉村振興示范帶、休閑旅游重點村建設,全省鄉村面貌顯著提升,就業增收能力持續增強,農民收入也實現穩定增長。
挺住二產
沈陽,鐵西,開發大道,一座“老字號”企業正在向“新”狂奔。通用沈陽機床裝配車間內正加班加點趕境外企業訂單。主攻中高端市場,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產品迭代升級。2024年,沈陽機床新訂單不斷,重點領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50%,海外收入再創新高。
扛住市場下行等多重壓力,憑借提升內功逆勢上揚、守住陣地,沈陽機床僅是遼寧工業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的“切片”之一。
穩是基礎。工業穩,遼寧經濟大盤才能更加夯實。鋼鐵、汽車制造、石油化工是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主要營業收入占全省規上工業的半數以上,穩住鋼、車、油是發揮遼寧工業“壓艙石”作用的重點所在。
2024年12月4日,遼寧友誼賓館。伴隨著熱烈的掌聲,省政府與鞍鋼集團穩定發展工作備忘錄正式簽署,將加快推動服務鞍鋼集團在遼企業穩定生產、優化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嶄新階段。
“守住存量,還要挖掘增量,通過延長鏈條提升企業附加值、拓展產業新空間。”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4年12月30日,盤錦市雙臺區中試基地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新年禮物。盤錦三力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乙烯三步法制取MMA生產線成功開車,全部投產后年產量可全國領先。
延鏈補鏈強鏈,去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工業投資增長12.7%,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
遼寧工業再創輝煌,塊頭大是基礎,還要有健碩的身姿、聰明的頭腦,才能激發雄厚潛力。
去年10月21日,中國船舶大連造船聯合中船貿易制造的全球最大B型LNG燃料艙16000TEU集裝箱船“瑪利亞克里斯蒂娜”輪正式交付。在國內首次實現了B型LNG燃料艙全流程自主研制。
向高邁進,一組數據成為遼寧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的佐證。2024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高端裝備、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現代優質特色消費品營收占各自行業比重同比預計分別提高1.8個、1.8個、1.5個和1.5個百分點。
長出“高個子”的遼寧制造,還希望憑借智慧翅膀在市場中飛得更深、更遠。
走進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鋼廠,5.7萬平方米廠房內基本看不到工人。智檢中心一樓,4臺機械手正在進行螺紋鋼的拉伸、彎曲等物性檢測。在工信部不久前公布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中,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兩個項目上榜。
推動以智賦能,去年我省共新增省級5G工廠25個,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212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7家。全省規上工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4.8%和82.2%,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發力三產
“早上逛大集,下午滑雪,晚上泡溫泉,這一天的行程太豐富了!”在沈陽玩了一天,來自山西的李女士深感充實而快樂。
李女士的快樂之旅,源于一條旅游線路的精心安排。她這次來遼寧,就是沿著“歡樂冰雪 冬韻遼寧”線路的沿線城市走了一趟。這條線路是12條全國冰雪旅游精品線路之一,從大連出發,途經丹東、撫順,終至沈陽,在“冰雪”主元素的基礎上,包含購物、美食、賽事、演出、民俗等多種元素,為廣大游客提供一個全方位感受遼寧冬季魅力的絕佳體驗。
眼下,全省各地豐富多彩的文旅場景、形式多樣的喜慶活動、仔細周到的暖心服務,讓天南海北的游客在熱騰騰的煙火氣、喜洋洋的年味里,團圓賀新春、歡喜過大年。數據證明了全省文旅市場的“熱辣滾燙”、“山海有情、天遼地寧”的出圈出彩。過去一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長28.1%,旅游收入增長25.9%。
一“融”俱榮。文旅產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已成為涉及餐飲、娛樂、住宿、購物、交通、商貿等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對于做強做優服務業有積極推動作用。攻堅之年,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折射出服務業發展的充沛活力。過去一年,全省服務業穩步增長,部分現代服務業行業增速較高。全年全省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5%、6.0%。貨運量18.6億噸,同比增長3.3%;客運量6.7億人次,同比增長8.7%。
一系列新舉措正在釋放服務業增長潛能,網紅經濟是個典型。
手機屏幕上,盤錦積葭生態板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丙坤正在介紹公司產品。這樣的小眾賽道,遼寧企業仍在賣力“上鏈接”。張丙坤選擇一些粉絲量小但內容垂直度較高的主播進行宣發推廣,低成本、大范圍地將產品推送給目標受眾,提高轉化率。
更多的遼寧企業在通過互聯網“接二連三”。過去一年,我省充分發揮遼寧網紅經濟資源優勢,搭建交流對接平臺,匯聚全國網紅優勢資源,以流量效應帶動服務業發展,借勢提升企業、產品、地區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多觀眾正在為遼寧“點個關注”,更多遼寧產品正在成為直播間“爆款”。
有力有效的主動作為下,全省服務業正在擴容升級,積蓄力量。2024年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3%、8.1%、7.5%、5.8%、5.4%。
新的一年,全省上下當繼續集中精力穩增長,狠抓發展質效,堅持三產齊抓,持續鞏固經濟發展向上向好態勢,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
(遼寧日報 記者 胡海林 孫大衛 董翰博)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66-0.html年度經濟深觀察丨遼寧:三次產業齊闖關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