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深圳水貝,這里是全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其黃金產品按照“大盤價(國際金價)+工費”定" />
金價整體大漲,金飾消費下行,一眾品牌金飾企業2024年營收下滑,但也有商家探索出了新玩法。
比如深圳水貝,這里是全國最大的黃金批發市場,其黃金產品按照“大盤價(國際金價)+工費”定價。因為金價透明且實時對標國際市場,工費明顯低于品牌金店,讓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不斷涌進。
但在金價持續高位的背景下,以性價比圈粉的水貝模式,也只能繼續卷低價款式。
2月24日,時代周報記者走訪有“廣州水貝”之稱的大羅珠寶城,發現多家黃金店鋪一改此前純金銷售的方式,推出幾十、幾百元的小克重黃金飾品種,部分款式“賣爆”,也有以性價比著稱的金包銀店鋪幾個月前入駐此處,并將諾大招牌掛于街道入口。
純金手機貼,幾十元一個 曾思怡/攝
單價雖低,但利潤比純金高。時代周報記者多番對比發現,市場內售價幾十元的黃金書簽、手機貼,及售價幾百元的黃金編織手鏈,其中有不少單件利潤追平甚至高過售價幾千元的黃金吊墜、近萬元的龍鳳鐲等。
金價長居高位,金飾消費被抑制。在此背景下,逐漸火起來的小克重款式,能多大程度加熱市場?
金包銀吊墜:13克重,不到1500元
“克重13克,金含量不到1克,里面包的都是銀,這些都用國際金銀價格算(當日國際金價685元/克,國際銀價8元/克),加上手工費每克38元,大概1500多元就能到手,又劃算又氣派,很適合婚慶。”一金包銀店鋪里,店員正在給顧客介紹一個金燦燦的孔雀吊墜。
金包銀飾品 曾思怡/攝
金包銀,是一種在足銀基礎上,通過電鑄等工藝均勻地包裹一層足金的產品,其外觀與足金首飾相差無幾,但價格卻僅有足金首飾的十分之一左右。比如上面提到的13克重的孔雀吊墜,若以純金打造,根據該市場流行的計價模式(克單價參考國際金價+每克20-60元加工費)計算,售價近萬元。
早在2024年的時候,因為金價大漲,不少有佩戴需求的人群將目光轉向金包銀產品,也在當時引發一陣金包銀銷售熱潮。
另一家金包銀店鋪,店員在給一對情侶介紹素圈手鐲:重約27克,其中純金約1克,純銀約26克,因為工藝相對簡單,加工費20多元/克,該飾品最終價格也是1500元左右。
“不故意拿刀去刮是不會掉色的。”這對情侶拿著手鐲端詳的間隙,店員又拿出一款金包銀樣品進行展示,該樣品局部出現破損變形,但未出現金漆掉落、白銀露出的情況,“出了這個市場,整個廣州沒幾個人知道有這種(金包銀產品)”。
時代周報記者觀察發現,相較該市場其他黃金店鋪,金包銀門店的小克重金飾相對較少,若有也是以“一口價”形式出售,大克重金飾占比居多,加工費也基本不低于市場內其他純金飾品店鋪,這就保證了金包銀這類店鋪雖然產品單價相對較低,但利潤相對較高。
金價高位,商家押注小金飾
類似的還有黃金編繩手鏈。
“既然價格高大家不想買,那就做小克重的低價款式。”在廣東從事黃金交易的李宇(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因為克重小,一般工費比較高,再加上一些編繩,整體利潤會比單純按克賣的大克重金飾高出一些”。
和大型商場一樓的品牌黃金店金飾基本千元起步不同,在珠寶城,幾十、幾百元即可入手一件金飾,相關價位產品又以黃金編織手鏈、黃金手機貼、黃金擺件為主。
時代周報記者走進一家售有編繩手鏈的店鋪,貨柜上密集擺放著各式黃金編織手鏈,價格由一百多元至上千元不等,其中又以300-700元范圍內的產品居多。
黃金編織手鏈,既可現場選購,也可拿圖定制 曾思怡/攝
記者以買家身份咨詢手鏈價格,店員拿出一款風鈴花手鏈,該手鏈由紅繩和純金打造的風鈴花組成,風鈴花重約0.3克,根據工費38元/克計算、風鈴花工費約11元,再加上30多元的編織費用,總價約250元。
“周末比較忙,如果要編織新的款式,可以先預定、完工后郵寄,但工作日可以當天編織當天拿走。”這名店員表示,編繩也分簡單款和復雜款,簡單款一般十幾分鐘、半小時可編成,費用30多元,復雜款收費更高,視情況而定。
黃金編織手鏈的風潮,更早在社媒刮起。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社交媒體上,因為款式時尚、價格相對較低等原因,不少黃金編織手鏈受追捧,相關動態下,不少網友直接留言詢價:在哪里買的?多少錢一條?可以幫忙代購嗎?
這種社媒熱度對線下市場的帶動作用肉眼可見,珠寶城陸續有店鋪掛出招牌:足金999,小紅書爆款手工編織繩。若觀察有黃金編繩手鏈業務的門店覆蓋率,一條30米長的街道上,賣有編織手鏈的門店超過10家。
雖然黃金編繩手鏈在大羅珠寶城一直有之,但在金價高位時期,這類產品或較以往更受歡迎。
“我打聽了大半個市場,發現這家店鋪有我想要的老紅色編織繩,和我剛買的三顆金珠子很搭,時尚又耐看,編織費30多元也比較合理,不然按現在的金價,買一條純金的手鏈壓力就太大了。”
黃金市場一角,一位阿姨正在編織手鏈 曾思怡/攝
當黃金市場開始卷低價、卷款式,不止成年人,學生、孩童都被設為目標消費群。
“這個可以做手機貼,也可以做書簽,純金打造,小的38元1個,大的58元1個,你看這個最流行的哪吒、敖丙,多買幾個還有優惠。”一位黃金店鋪店員給顧客介紹到,這些小物件從2024年底開始在市場流行。
單價雖低,利潤卻也可觀。以一款哪吒手機貼為例,純金克重0.03克,售價58元,減去按當日國際金價計算的純金成本之外,利潤近40元。
新工藝應對高金價
與上述低價款式形成對比的是,該市場不少大克重純金飾品因為價格較高,往往通過壓低加工費吸引客流。
一家純金飾店店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龍鳳手鐲686元/克,免工費。當天國際金價為685元/克,按此計算,一只6000多元的龍鳳鐲利潤僅為10元出頭。
不過如此大力度壓低加工費的門店,還是極個別。時代周報記者多家走訪發現,該市場純金飾品加工費主要集中在20-40元/克的區間,小克重款式則以“一口價”為主。
低加工費,有效吸引客流 曾思怡/攝
一邊是金包銀、小克重金飾等低價款式迭出,一邊是高克重款式壓低加工費換銷量,背后指向黃金價格波動背景下金飾商家經營壓力加劇。
從數據層面看。2024年金價整體大漲,國際金價創下了40次歷史新高,全年漲幅超過27%,在此背景下,以金條、金幣為主要形式黃金消費量同比增長24.54%,但黃金首飾消費量卻同比下降24.69%,一眾知名金飾企業業績承壓、部分甚至出現閉店潮。而當前金價依舊居于高位,對金飾消費的壓抑也將持續存在。
事實上,對于相當一部分金飾商家而言,和金價大起大落相比,相對平穩的金價走勢更有利于經營。其背后邏輯在于:金價下跌時,若商家庫存成本高,賣貨就會虧錢,且難以準確預測金價走勢,增加了經營風險;金價上漲時,消費者購買意愿降低,商家庫存價值縮水。
“我們也不希望(金價)大漲大跌。”提及近期黃金走勢對金飾銷售的影響,李宇說到。
近年流行的3D工藝,可以把黃金像氣球一樣“吹”大,圖中體型最大的戒指重約1克 曾思怡/攝
在此背景下,賣工藝、款式和創意成為金飾商家的一條突圍道路。類似的,在品牌金飾企業方面,已有老鋪黃金以古法金工藝為賣點在高消費人群中走紅,同時實現高利潤和高銷量,門店火爆、利潤和市值大漲。
而對于非投資需求的,但又有剛需,如應對嫁娶慶典以及嬰幼兒慶生等消費者來說,金包銀等類似黃金飾品,成為了解決剛需的備選方案。
但放眼當前金飾市場,古法金工藝已經被越來越多大中小型金飾商家應用,但和老鋪黃金一樣實現逆勢出圈的品牌企業并不多見。而在一眾珠寶市場中,黃金手機貼、編繩手鏈和金包銀等低價款式能多大程度為金飾商家們對抗金價波動帶來的經營壓力,即使像李宇這樣從業多年的商家,也未有明確答案。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3-380-0.html金價越漲,這些生意越好做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