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8出手,全面松綁僅退款
曾經被視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僅退款”政策,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大批羊毛黨惡意“0元購”的工具,讓無數商家深惡痛絕。而今,一切的一切,終于要畫上句號了。
在近日舉行的“好生意大會”上,阿里巴巴旗下的源頭廠貨平臺1688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從3月下旬開始,1688將全面松綁“僅退款”政策,回應商家關切。
圖源:搜狐
具體來說就是,1688平臺在處理商品品質問題的交易糾紛時,將根據賬號誠信情況來判定,由平臺補貼受損方,從而加快糾紛解決的速度,提升商家生意效率。
在此之前,消費者收到貨后發現商品存在破損、描述不符、性能故障等品質問題,可以發起僅退款申請,然后平臺會主動介入處理,無需商家同意即可退款。如果商家對平臺的處理結果有異議的話,可以進行申訴,申訴成功后,平臺會對商家進行相應賠付。
而政策調整之后,1688將松綁平臺對“收到貨后商品品質問題僅退款”的主動介入處理。由平臺買家信用體系進行判定,符合要求的將由平臺出資補貼給買家。
這樣一來,賣家就無需再承擔“僅退款”帶來的損失。在平臺完成補貼之后,消費者無需退回商品,其他的退款申請則會交由商家自主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賣家規避一些惡意,降低賣家的經營壓力。
1688這一波操作,對于商家是實打實的利好。惡意“僅退款”、零元購,終于可以對它們說聲再見了。
消息一出,很快沖上熱搜。網友對1688這一調整紛紛表示支持。有網友說,作為買家,如果買到了不合心意的東西,那就該退貨退款,而不應該僅退款。
圖源:微博
還有網友說,僅退款這種政策的存在,會讓一些人沒完沒了地占便宜。
而在小紅書上,也有人發起關于是否支持僅退款的投票。投票有四千多人參與,其中高達82%的網友都選不支持僅退款。
圖源:小紅書
從結果來看,1688這次對于“僅退款”政策的調整,確實是大快人心。
2.僅退款,問題在哪兒?
事實上,在“僅退款”誕生初期,它也曾獲得過行業內外的很多好評。
一些客單價低的商家發現,他們退貨的成本甚至比商品單價還要高,尤其部分商品并沒有什么回收價值,比如生鮮、水果等,如果堅持頂著高昂的運費回收這些商品,可能也難以再賣出去。一番折騰下來,簡直就是在做無用功,還倒貼了不少錢。
而“僅退款”就能為這部分商家提供許多便利,比如可以免去高昂的退貨運費,降低庫存管理難度,快速解決售后問題,從而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等等。
與此同時,對于消費者,“僅退款”也能起到一個保護傘的作用,降低他們的維權門檻,保障他們的權益。
但,隨著“僅退款”開始向全品類推廣、尤其是逐漸覆蓋到高客單價商品時,它就慢慢變味了。
那些單價不低、退貨成本不高、具有回收價值的商品,如果強行僅退款,很可能會對商家造成很大的損失。有的時候只是僅退款了幾單,這些賣家就要賠大錢。
更何況,還有一些消費者是故意鉆平臺“僅退款”規則的空子,來白嫖商品,惡意薅賣家羊毛。這些羊毛黨甚至還會編寫僅退款教程,教人惡意白嫖,以此來賺錢,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鏈。
流傳在網上的僅退款教程
有商家說,我在店鋪后臺看到一個買家下單之后僅退款,這個買家可能是確認了這一套的可行性,之后連名字、地址都不改,就又來下單、僅退款了。我知道,這是空手套白狼、來我這兒進貨了。
近幾年來,有關“僅退款”的糾紛,多不勝數。中國裁判文書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至去年年底,商家和消費者因為“僅退款”引起的民事糾紛,高達324條。
去年雙十一期間,上海高院公布了一起十分夸張的案件:一名“羊毛黨”鉆了電商平臺“收貨后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的空子,只用了短短五個月,就非法獲利13萬余元,騙取了大批商家的財產和貨物。
圖源:上海高院公眾號
羊毛黨欺人太甚,商家自然也要想辦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去年年底,央視曝光了這樣一起案例:買家邱某多次在商家蔡某的店里購買商品后僅退款,蔡某聯系邱某要求退還商品或貨款,結果遭到拒絕,于是蔡某一氣之下,將邱某告上法庭。
圖源:央視新聞
經過法院審理,最終,邱某向蔡某退還了相關貨款,并賠償蔡某為訴訟支出的各項費用。
不得不承認,職業羊毛黨通過僅退款牟利,而商家卻需要承擔物流成本、商品損耗及平臺費用支出,最后落得一個錢貨兩空的下場,確實讓人感到遺憾。也因此,許多正常消費者也開始同情商家的遭遇,漸漸地站到了“僅退款”的對立面。
在商家和正常消費者的抵觸下,“僅退款”,逐漸變成了如今這個“人人喊打”的樣子。
其實我們復盤“僅退款”的風評變化過程,可以看到,它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因為缺少一個篩選的流程,很難判定哪些商品可以僅退款、哪些商品不能,哪些買家的僅退款訴求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所以容易出現問題。僅退款,壞就壞在“一刀切”。
3.僅退款需要平臺積極調整
或許是意識到了“僅退款”的種種弊端,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都在出手調整這一政策,不斷改進售后規則。
去年8月,淘寶優化“僅退款”政策,給予優質賣家更多自主處置權。具體而言,那些店鋪綜合體驗分≥4.8分的商家,如果消費者在確認收貨后發起僅退款,那么平臺不會不會通過旺旺主動介入、支持僅退款申請,而是會鼓勵商家先跟消費者進行協商。
而其他分段的商家,平臺也會給予不同程度的自主處置權。處置權大小,由商家店鋪綜合體驗分和商品品類決定。像定制類、大件家居、生鮮類商品,會有不同的退款退貨標準。
圖源:騰訊網
差不多是同一時間,拼多多也出手維護商家權益。在征集了商家意見之后,拼多多宣布,針對已經發貨的訂單,如果消費者選擇僅退款,那么商家有36小時的自主處理權。
如果商家未在36小時內處理,系統將自動完成退款流程;如果商家駁回了消費者的僅退款申請,而消費者又尋求拼多多平臺的介入,那么平臺將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審理,力求公平。
還有快手電商,去年12月,該平臺宣布,將正式停止“退款不退貨”服務。
隨著各大平臺不斷調整優化,我們有理由相信,“僅退款”政策將能夠變得更加公平、合理,既保障消費者利益,又保障商家的利益,讓平臺、消費者、商家實現三贏。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僅退款”政策的調整,是電商行業從“低價內卷”向“升級品質”轉型的必經之路,也是電商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關鍵。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554-0.html再見,僅退款,阿里開始動手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僅退款正在滾出阿里,滾出1688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