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上海某家餐廳花480元吃到半只雞,店方還稱雞是“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引發熱議。視頻顯示,幾人在餐廳內討論價格。一名男子說:“你說這雞是喝著牛奶、聽著音樂長大的?”疑" />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上海某家餐廳花480元吃到半只雞,店方還稱雞是“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引發熱議。
視頻顯示,幾人在餐廳內討論價格。一名男子說:“你說這雞是喝著牛奶、聽著音樂長大的?”疑似店方工作人員解釋道:“廣東清遠不是有葵花雞嗎?”顧客打斷說:“我覺得你賣貴一點,480元半只雞我可以接受,但你不能忽悠我,把我的智商放地上摩擦。你說雞是聽音樂喝牛奶長大的,這不是忽悠我嗎?”
極目新聞記者致電該餐廳,工作人員介紹,店里人均消費四五百元,所有的菜都明碼標價,其中的確有一道480元半只雞的菜,雞是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記者詢問這種雞是不是從廣東進的貨、一只雞養多久出欄,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半只雞,480元,哪怕是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很多普通人恐怕都覺得“吃不起”。一道菜賣得很貴,往往要有個說法,有的是做法稀缺,有的是原料昂貴,有的則是品牌溢價。像《紅樓夢》里的那一道茄鲞,雖然原料不過是茄子,但是做法極其復雜,配料繁復,“倒得十來只雞來配它”,這個“貴族感”蹭得一下就上去了。
但這家餐廳的這道雞,從圖片來看,做法似乎與普通白切雞無異,那它到底為什么賣這么貴呢?店員一語道破玄機——這雞本身很高貴,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自然不同于一般雞。
這說法乍一聽,確實唬人。哪怕是雞這樣尋常的家禽,一旦與“喝牛奶、聽音樂”這樣的高端生活方式掛鉤,瞬間就變得矜貴起來,肉質就能脫胎換骨,成為餐桌上的“奢侈品”。
但細想一下,這樣養雞科學嗎?牛奶對人類來說是營養佳品,但對雞似乎沒啥營養價值。鳥類幾乎不產生分解牛奶糖分的乳糖酶,過度進食牛奶,會導致乳糖無法被消化吸收,產生一系列消化問題,導致小雞營養不良,影響其生長發育。可見,給雞喝牛奶,不是在愛雞,而是在害雞。
網絡視頻截圖
再來說說聽音樂的事,給養殖的動物聽音樂,讓動物情緒平靜,減少應激反應,從而提升肉質,也算得上是養殖界的老“傳說”了,且不說這個方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雞作為禽類,其聽覺系統和哺乳類動物截然不同,對音樂的感知能有多深刻?更何況,養雞場的環境本就嘈雜,古典音樂真的能穿透喧囂,給雞帶來心靈撫慰嗎?
所以,哪怕這家餐廳用的雞,真的平時都在喝牛奶、聽音樂,其肉質也不見得會有什么質的飛躍。更何況,這家餐廳對雞的產地、來源、飼養細節等語焉不詳,其所提及的葵花雞,市場價也不過200多元一只。無論怎么算,這480元半只的售價,都顯得有些任性了。只能說,炒作大于實質,溢價高得離譜,雞不一定是“貴族雞”,但是價肯定是“貴族價”。
當然,餐廳會認為,自己明碼標價了,消費者自愿選擇,無可厚非。但要明確強調的是,明碼標價可不只是標個價格那么簡單,據相關規定,商家在標價時,應當標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等信息。尤其是像這種高價得莫名其妙的菜,餐廳除了告訴消費者價格,也應該清楚地說明原材料產地、等級、分量等等。而且,如果餐廳所用的雞,并非像店員所說的,是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是廣東的葵花雞,那么,餐廳還可能涉嫌虛假宣傳,建議市場監管部門介入查一查,探一探這道“貴族雞”的底,讓消費者花錢也要花得明明白白。
近來,這種貴得不明所以的餐品時不時冒出,像神出鬼沒的“價格刺客”。28元一顆的花生冰激凌,居然就是真的花生殼里面包著小小一團冰激凌;200元一份的白粥,自稱用了東北有機大米和阿爾卑斯山礦物質水;71.6元一顆的話梅,貴在原材料進口,采用了傳統手工工藝和古法制成……這些噱頭十足的餐品,究竟是真的想帶給消費者別樣的體驗,還是想體會“黑紅也是紅”的流量快感?
天花亂墜的營銷,模糊不清的標價,令人驚詫的分量,這些看似聰明的套路,其實都是在違法邊緣瘋狂試探。消費者不是冤大頭,他們愿意為品質買單,但絕不愿意被無良商家當成傻子耍,該投訴時自會投訴,該吐槽時也會無情吐槽。
做生意還是應該以誠為本,用真材實料和優質服務贏得口碑,而非靠這些旁門左道吸引眼球。畢竟,在這個信息透明的時代,任何虛假的套路和炒作,都逃不過消費者的火眼金睛。老想著用花言巧語來自抬身價,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3099-0.html極目銳評|上海一餐廳半只雞賣480元,“喝牛奶聽音樂”的“貴族雞”值這個價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