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大風口!最新解讀
低空經濟再迎積極信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設“低空司”,同時各地密集出臺低空經濟利好政策,比如宣布打造低空經濟示范區、成立低空經濟集團,計劃利用專項債和超長期國債等金融工具,為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等等。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更是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低空經濟的發展進入政策密集出臺期,對產業發展有何影響?未來低空經濟整體市場空間有多大?哪些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五位公募基金經理。
信達澳亞基金基金經理吳清宇:低空經濟的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應用場景將涵蓋旅游、交通、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
永贏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劉庭宇: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低空經濟未來有望成為比肩新能源車的萬億級賽道,其有望成為國家全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平安基金基金經理林清源:從中長期投資角度看,低空經濟有很大的潛力,從硬件(飛行器制造)到軟件(空管系統、運營管理)的廣泛投資機會,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長城久祥基金經理劉疆:若未來在低空范圍飛行器像汽車一樣運行,驅動的經濟價值有可能是再造一個汽車產業級別規模的大產業。
民生加銀基金經理李君海:低空經濟有望成為各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長遠看,遠期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時,產業鏈各環節龍頭公司將脫穎而出,實現業績成長、估值消化。
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期,低空經濟的發展進入政策密集出臺期,一系列利好政策如何助力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劉庭宇:過去一年,對低空經濟的支持政策既有中央層面的頂層設計,也有地方政府層面出臺的具體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以及近期發改委低空司的成立,足以彰顯國家對于低空經濟產業的高度重視和發展決心。
吳清宇:低空經濟的發展得到了國家以及地方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將低空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如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規劃。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新增長引擎。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規范和指導。而且,政策支持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如通用航空機場和起降平臺,為低空經濟提供了物理基礎。政策還鼓勵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補貼獎勵等方式支持低空經濟關鍵技術研發及轉化,推動電機、電池、復合材料、導航通信等上下游企業集聚融合發展。政策推動低空經濟在物流、載人航線、旅游、農業、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拓展,培育建設標桿場景等。
地方政府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產業落地,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推動了低空經濟的產業化進程。
劉疆:一是頂層設計態度明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多次提及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二是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國家空域基礎分類辦法》,理順空域管理機制;成立發改委低空司,建立統籌發展機制。三是試點的方式符合新興產業發展規律:第一批6個試點城市,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良好基礎,可以盡快形成示范效應,推動產業在各地迅速落地。
林清源:低空經濟的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管理和地方政策規劃方面。從管理角度來看,政府通過制定清晰的監管框架和放寬行業準入限制,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市場環境。從地方政策來看,各地通過出臺具體的扶持措施,如資金補貼、稅收優惠、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等,促進低空經濟的快速落地和發展。
李君海: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要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國家發布了空域基礎分類方法、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等。地方政府也陸續發布低空行動方案。當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出臺低空經濟行動或實施方案,針對低空經濟起降點、航線、產業規模作出規劃。
低空經濟上層文件的指導及職能部門的搭建有助于完善行業的頂層設計,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落地對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低空經濟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目前低空經濟領域仍處于“0到1”階段,未來,低空經濟整體市場空間有多大?低空經濟未來應用場景有哪些?
劉庭宇:從應用層面來說,在鄉村地區,無人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農業作業和物資運輸方面。例如,無人機可以用于農田的灌溉、施肥和噴灑農藥,尤其是在地形復雜的山區,無人機被用于運送物資,以解決人工運輸困難的問題。在城市環境,低空經濟的應用則更側重于物流、交通和消防等領域。例如,物流配送中使用無人機進行包裹運送,交通管理中利用無人飛行器監測交通流量,消防救援中通過無人機進行高層建筑火災的應急響應和物資投放。未來在安全性提升后,有望從載物邁向載人階段,可進一步應用于景區游覽觀光和城市短途通行等領域。
吳清宇:根據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樂觀預計到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國資企業涌入低空經濟融資圈,面對廣闊的市場空間,低空經濟領域投融資活動頻繁,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表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億―5萬億元。
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目前,已經進行商業化探索的應用場景有物流、旅游、農業、消防、巡檢等。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將協同發展,共同推動行業繁榮。
低空經濟的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應用場景將涵蓋旅游、交通、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
劉疆:當前低空經濟雖處于起步階段體量還不大,但不妨類比設想一下,目前的汽車產業是十萬億量級規模。理想狀態下,如果未來在低空范圍飛行器像汽車一樣運行,驅動的經濟價值有可能是再造一個汽車產業級別規模的大產業。未來的應用場景包含了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低空觀光旅游、低空救援和公共服務等。
林清源:低空經濟整體市場空間預計達到萬億級別,這是行業普遍的共識。早期的應用場景包括觀光游覽、物流運輸和應急救援。隨著技術和監管逐步完善,未來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包括農業、環境監測、城市空中出行等領域。
李君海:作為我國的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是長坡厚雪的大賽道。低空經濟包括了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場景兩部分,基礎設施是保障,應用場景是結果。從基礎設施角度來看,為保證低空管理能力,會在10―15年維度投入千億規模新型信息化基礎設施。從應用場景來看,目前分為四大類場景,分別為文體旅培、公共政務、載物運輸、載人運輸四大類場景,可能后續優先落地發展的具體項目包括低空經濟+物流配送、低空經濟+交通運輸、低空經濟+應急救援、低空經濟+城市管理服務、低空經濟+文體旅游等。
關注中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記者:2024年,低空經濟指數累計漲幅近20%。整體估值水平如何,中長期投資價值幾何?
劉庭宇:低空經濟板塊成份股的整體市盈率不低,但對處于“0到1”初創階段的科技板塊或高端制造板塊,對于估值的容忍度可以適當提高,可以重點跟蹤產業進展是否符合預期、新技術突破帶來的降本增效和市場對于產品應用的接受度等。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低空經濟未來有望成為比肩新能源車的萬億級賽道,其有望成為國家全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因在于從政策支持、市場空間和企業的競爭力三個角度來看,當前的低空經濟與2012―2019年處于爆發前夕的新能源車產業所具備的條件非常類似。低空經濟飛行器的關鍵部件如電機、電控和電池與新能源車中的核心零部件高度重合,我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優勢,能夠在這一領域實現直接移植,支撐低空經濟的產業化發展。
吳清宇:目前低空經濟指數市盈率PE-TTM經過2024年的上漲后估值水平較高,反映了市場對低空經濟相關股票的熱情和較高的預期。但從基本面以及政策面來看,低空經濟未來仍是一個較快發展的行業,相關企業的發展有望逐步地消化估值,或者如果市場的短期波動使得相關公司階段性估值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區間,則后續的投資價值會更加凸顯。因此,從中長期來看,低空經濟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板塊。
劉疆:2024年產業相關公司有所上漲,部分來自估值提升,反映的是對于產業發展的樂觀預期;目前來看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還是比較合理的,中長期的投資價值則主要看產業發展情況和公司業務突破情況。
低空經濟的中長期發展空間和投資價值非常值得期待,原因在于:第一,這是一個增量產業,對于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第二,政策非常積極,各個地方積極響應,產業在快速推進;第三,產業有發展的條件,電動車產業的積淀為EVTOL發展奠定了基礎。
林清源:當前低空經濟的整體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尤其是在產業仍處于“0到1”階段,市盈率(PE)看起來不便宜。然而,從中長期投資角度看,低空經濟有很大的潛力,尤其是國家對低空經濟的重視,以及從硬件(飛行器制造)到軟件(空管系統、運營管理)的廣泛投資機會,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
李君海:目前低空經濟指數的市盈率TTM為79.37倍,處于歷史66.08%分位點。當前低空經濟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相關收入、利潤體量較小,低空經濟板塊作為“從0到1”的板塊,短期可能會受到市場情緒等因素影響出現波動。
從中長期維度來看,在政策推動下,各地有望以低空飛行場景為核心,帶動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發展。低空經濟有望成為各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長遠看,遠期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時,產業鏈各環節龍頭公司將脫穎而出,實現業績成長、估值消化。
關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
中國基金報記者:各板塊齊發力促低空經濟騰飛,有哪些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劉庭宇:下一階段率先受益的可能是基建環節,低空司近期連開兩場座談會,與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和低空智能網聯系統建設有關。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可以分為“硬基建”和“軟基建”,大體對應“基礎設施運營”與“飛行保障”。
硬基建方面,國內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空間廣闊,舉個例子,美國的通用航空機場超過2萬個,中國則不到1000個。而飛行保障則涉及數字化空域規劃建設、空管系統、空中保障服務和地面保障服務等方面。
除了基建環節外,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則可以說是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領域,也有望成為未來增速最快的細分方向。目前eVTOL在全球范圍內還未正式量產,根據南航通航與沃蘭特聯合發布的《客運eVTOL 應用與市場》,樂觀情況下,到2030年中國市場eVTOL達1.6萬架,對應的市場規模有望達1427億元(財通證券研究所測算)。
吳清宇:低空經濟目前仍然處在快速發展的初期,無人機產業、空中交通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都值得關注。
劉疆:飛行器主機廠商是重要的投資方向,如果產品能拿到比較大的市場份額,成長彈性是非常大的。飛行器的電動化、混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是趨勢,相關環節或有優質公司脫穎而出。圍繞低空經濟的新興商業模式和相關運營商值得重點關注。低空經濟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相關產業鏈公司或受益于產業發展。
林清源:短期來看,低空經濟的投資機會可以集中在上游的制造領域,尤其是動力系統(如電動飛行器、電池技術)以及飛行器核心部件的研發。此外,監管安全和運營管理方面也存在著巨大投資機會。隨著市場的成熟,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機場、空管系統)也是潛在的增長領域。
李君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落地、低空飛行器制造及運營的三階段,從百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到千億飛行器市場、再到萬億運營市場,各細分領域伴隨產業發展的節奏有望不斷出現投資機會。
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分為通信、導航、氣象、監視四大板塊,大部分使用過去建設完成但利用率較低的基礎設施來做,比如通信使用5G基站的加改裝等。核心的監視環節則需要實現“0到1”的突破,特別是在民用要求下需要進一步提升性價比,前期投資機會將重點出現在價值量增加最多的環節。
在飛行器領域,基于我國航空產業鏈中上游零部件供應商競爭格局較集中、下游整機環節多極化分散競爭的情況,在打造軍民融合產業鏈背景下,優選中上游格局清晰、軍民訂單需求持續上升的優勢環節進行投資。
運營側市場容量近萬億,目前空域釋放還未落地,場景拓展有限,未來也值得重點跟蹤和研究。
關注監管要求、安全標準、商業模式等不確定因素
中國基金報記者: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猶存,有哪些不確定性需要關注?
劉庭宇:低空經濟的投資難點在于重磅應用級產品落地前,公司的基本面或業績數據會比較難反映行業的景氣度,而核心產品的一些重要進展、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以及重要技術的突破等對相關公司二級市場價格的影響會更明顯。另外,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是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吳清宇: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制約因素主要包括低空空域服務保障要求高、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足、技術發展不確定性較高、安全管理挑戰等。這些不確定性和制約因素需要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培育等多方面的努力來解決,以推動低空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劉疆:任何一個新興產業都存在風險,比如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可控因素,導致產業發展緩慢甚至停滯。對于低空經濟而言,最大的風險因素還是安全,這是前提和底線,因此產業發展不宜操之過急,做好充分準備后再發力不遲。此外,低空經濟作為一個將要融入生活生產的新生態,對各個方面的影響還有待觀察,包括人們對其接受度可能也需要過程。
林清源: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監管體系尚不完備,安全性標準尚未完全建立。此外,從技術和市場的角度來看,飛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存在不確定性。監管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可能對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需要關注這些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
李君海:低空經濟核心的風險點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是商業模式。從安全角度,基建側保證飛行器順暢運行,“黑飛”能夠監視且防御是核心要點。這要求基礎設施通信及監視能力上的穩定性及全面性,氣象及導航服務的保障性。從商業模式角度,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應用的拓展需要靠政策、產業的雙重推動,同時空域資源的釋放和有效利用也存在不確定性。如何形成商業模式閉環、帶動各地經濟增長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需要在產業的發展中不斷摸索。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522-0.html萬億級大風口!最新解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