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3日電近日,2024年度浙江10項考古重大發現揭曉,包括仙居下湯遺址、衢州皇朝墩遺址、慶元小熊山遺址、云和顯圣灣遺址、寧波鎮海汶溪遺址、杭州蕭山魯公橋遺址、紹興稽中遺址、湖州吳興三灣窯址群、杭州臨安衣錦城城墻遺址、嘉興東塔寺遺址。
下湯遺址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橫溪鎮下湯村,為距今近10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該遺址因呈現中國早期稻作農業社會樣貌,入選“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下湯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仲召兵介紹,目前已累計考古發掘面積達2250平方米,發現了壕溝、人工土臺、器物坑、房址、食物加工場所、紅燒土“廣場”、溝渠等遺跡,出土上山文化時期遺物400余件,初步呈現了萬年下湯遠古村落的圖景。
“下湯遺址縱貫新石器時代始終,是中國早期村落的一個縮影,而且保存得非常好,實屬難得。”仲召兵表示,下一步,團隊將按照“考古中國”課題規劃,利用多學科的技術手段,揭開“萬年下湯”神秘面紗。
衢州皇朝墩遺址位于衢州市衢江區蓮花鎮,是一處距今約9300年—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聚落遺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西考古工作站站長張森介紹,發掘中發現了一道疑似“護城河”的環壕和一處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低洼區域。“經檢測,我們發現土壤中水稻植硅體含量達到5000粒/克至7000粒/克,密度極高,可以認為這是先民曾種植過水稻的土地。”張森說。
據了解,皇朝墩遺址為研究上山文化遺址的選址、聚落景觀、社會結構提供了重要材料。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浙江擁有西湖、大運河和良渚古城遺址等世界文化遺產。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廣勝日前表示,該省將在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方面,重點推進浙江考古“啟明星”計劃、非遺傳承薪火行動和文化基因激活工程。
根據浙江省文物局日前印發的《浙江考古“啟明星”計劃實施方案(2025—2030年)》,未來6年浙江將實施六大工程,重點打造中華文明浙江標識、建成國家重點考古機構、構建浙江考古國際傳播體系。
在深化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方面,2024年,浙江實施了“文瀾重光”書閣一體項目,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文瀾閣本《四庫全書》與文瀾閣的跨越時空的匯合。
“未來,浙江將推出更多新項目、新場景,以文化基因的源頭活水賦能文化事業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浙江特色的古韻煥新之路。”陳廣勝說。(曹丹)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420-0.html浙江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重要發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