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遼寧與中央企業始終同呼吸共命運。近兩年,深化央地合作更成為推動遼寧全面振興的強引擎、雙方攜手共贏的“硬支撐”。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遼寧全面推進,再寫新篇。
兩年多來,越來越多的重大項目、重點投資在遼寧各地相繼落地。去年,全省193個重大央地合作項目實際開工141個,已完成投資2390億元,高于全省、全國投資增長率水平,項目數量和質量均走在全國前列。
兩年多來,越來越多的央企攜手遼寧,共擔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等重大使命。截至目前,25家央企集團與遼寧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高位推動央企在戰略布局上向“遼”傾斜。
兩年多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穿越山海,與遼寧伙伴雙向奔赴,探索合作新途徑、新模式。有219家次央企、600余家次駐遼央企的企業家參與我省舉辦的振興東北座談會、遼洽會、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遼寧省企業大會等重大活動,與我省企業攜手發展。
今日之遼寧,央地合作工作已然起勢破局,正在揚帆遠航,呈現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成為改善外界對遼寧預期、提振全省人民信心、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重要動力之一。
顯擔當
1月19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4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遼寧經濟運行向好態勢持續鞏固,GDP增長5.1%。這是我省GDP連續8個季度超過全國平均增速。主要經濟指標中,2024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中央項目投資增長27.8%。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央地雙方的共同努力。
2月24日,在大連市普蘭店區皮口街道長海大橋登陸點,長海跨海大橋項目宣布啟動。很快,這個由大連與中國建筑集團共同支持的“東北最長跨海大橋”成為當日熱門話題。
近兩年,這樣的“激動時刻”在遼寧并不少見。我省和央企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遼寧實際,共同謀劃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央企持續加大存量項目資金供給,一批標志性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央地合作重點項目開工率、進度、投資額均在全國領先,對全省經濟的托底作用彰顯。
與此同時,央企和遼寧一道,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聚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聚力產業結構調整深化合作,22個重點產業集群中,中央企業在裝備制造、高技術、冶金、石化等工業領域項目數量占比和投資占比均超過30%,帶動我省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產業集群輻射效應持續增強,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抓住科技創新這一關鍵命題,統籌央企科技創新優勢和遼寧科教資源,央地合作在我省科技創新中的主力軍作用更加凸顯。央地共同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一批大國重器接連在遼寧問世,多項首臺(套)產品實現創新應用,關鍵核心部件產業化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省央企駐遼單位擁有兩院院士9人,承建國家科技創新平臺7個、省科技創新平臺78個,41家在遼央企牽頭實施“揭榜掛帥”科技計劃項目38項,央企駐遼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7家,形成了新一代內燃動車組、超大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等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
強機制
2月13日,位于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的遼寧省暨沈陽市“央企之家”內,氣氛熱烈。42家駐遼央企、我省央地合作項目協調推進專班辦公室及各地市國資委相關人員,正在圍繞央企在遼項目進展、未來合作方向和期盼進行深入交流。
“‘央企之家’掛牌才1個月,就有10家駐遼央企、21名代表入駐”,省國資委央企服務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設立“央企之家”的初衷,就是為了搭建遼寧與央企之間的政策對接平臺,協助央企了解我省的產業政策、投資環境、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面對面解決大家實際困難。
溝通更暢、解決問題更高效,是近年來眾多央企在遼發展的共識之一。央企和遼寧在資本、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等眾多方面,存在優勢互補關系。不過,要想捋清“千頭萬緒”,必須抓好機制建設。兩年來,我省高位謀劃推動央地深度合作,注重對接機制建設,發揮協作機制效能,優化服務機制功能,央地雙方攜手打造了合作新典范。
2023年、2024年,我省分別與央企在京召開深化合作座談會、懇談會,深入對接交流、洽談合作。兩年來,央企與遼寧互動對接頻繁,對接機制不斷健全。先后有67家中央企業來遼會商對接1900余場次,51家央企在遼落地分支機構192個。
服務機制不斷健全。通過搭建央地合作項目服務保障平臺、建立并動態調整“兩庫一清單”、成立一站式服務的“央企之家”等方式,形成項目謀劃、推動落實、收集訴求、推動解決、驗收落地等工作閉環,有效保障政策和要素供給,全方位服務中央企業在遼布局發展。目前,累計幫助中央企業協調解決困難429項,解決政策性問題108個,提供用地保障4785.7公頃、用海保障3346.7公頃。遼寧以“最大的誠意、最好的保障、最實的作風”推進央地合作的態度,促進“央地聯袂發展”的良好態勢加快形成。
向未來
3月到來,遼沈大地殘雪消融,春意漸濃。央企與遼寧合作不但繼續拓展深度和廣度,更添熱度。
看交流,開年以來,我省與重點央企頻繁會商、會談、簽約,“大動作”頻頻。
看建設,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最大單體設備、重4366噸的芳烴聯合裝置抽余液塔吊裝成功,徐大堡核電廠4號機組最后一臺主泵球殼完成制造并發運出廠。
看目標,央地合作進一步向實而動,向遠而謀。“我們要建立健全央地合作長效機制,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加強要素供給保障,加快重點央地合作項目落地投產,確保央地合作取得新成效。”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好打贏決勝之年決勝之戰,央地雙方合作更緊密、更深入。
——加強產業協同和本地配套。增強“龍頭+配套”式協同,放大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促進裝備制造、石化等領域的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合作。
——創新要素保障支持。隨著央地合作的深入,央企對營商環境、人才、科技、市場等新要素保障和創新需求急速增加,我省將實事求是,正視需求,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強化統籌協同。省市協同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和布局統籌,建立央地項目謀劃駐京工作組,發揮紐帶作用,搭建項目推介橋梁,進一步完善項目謀劃生成機制。暢通央地合作項目全鏈條保障渠道,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央地合作走深走實,合力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長風已起,云帆正揚。振興潮頭,央地合力,共享機遇、共向未來。
(遼寧日報記者 唐佳麗)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373-0.html從起勢破局到揚帆遠航——透過數據看遼寧深化央地合作新進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遼寧加快建設電力現貨市場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