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印度央行宣布將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這是繼今年2月后的第二次降息,貨幣政策立場也從“中性”正式調整為“寬松”。
此舉旨在應對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征“對等關稅”的沖擊,緩解經濟增長放緩壓力。
印度央行行長桑賈伊·馬爾霍特拉表示,美國加劇了不確定性。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以支持經濟,但需“在增長與風險間保持平衡”。
利率降至6%
印度于今年2月開啟降息周期,首次降息25個基點至6.25%。4月9日的第二次降息使利率降至6%,與市場預期一致。六人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全票通過決議,表明政策制定者對經濟下行風險的共識。
此次政策調整的直接誘因是美國的關稅威脅。在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下,美國對印度商品的平均關稅將由2%飆升至26%。
根據花旗集團和高盛集團的預測,美國加征關稅的政策可能導致印度2025年GDP增長率減少0.3至0.5個百分點。若再疊加全球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印度全年經濟增速或將降至6%以下。
通脹也為降息提供空間。印度2月通脹率降至3.6%,低于4%的中期目標,主要得益于國際油價回落和食品價格穩定。但馬爾霍特拉警告,熱浪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未來通脹仍存不確定性。
此外,印度經濟增長動能減弱。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2%,低于預期;2024—2025財年預計增長6.5%,較前一年的9.2%顯著放緩。
降息后,印度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微跌至6.50%,盧比對美元匯率小幅貶值至86.61,股市微跌,截至記者發稿BSE SENSEX跌4%。為配合降息傳導,印度央行近期向銀行體系注入超過800億美元流動性,并計劃在本財年通過債券購買和外匯互換注入4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480億元),以緩解流動性緊張。
財政層面,莫迪政府今年2月推出1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70億元)減稅計劃,并推進商品服務稅(GST)改革,簡化多級稅率以刺激消費。但這些措施效果尚未顯現,3月印度制造業PMI仍低于榮枯線,報49.6。
不會采取報復性措施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是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在美國2023—2024財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180億美元,其中印度順差超過320億美元。
電子制造業是“印度制造”戰略的核心領域之一,在“對等關稅”背景下首當其沖成為受害者。印度通過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吸引跨國企業投資。根據印度政府的數據,2024年12月份,印度電子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35.1%,達35.8億美元,并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電子產品已經躍升為印度僅次于工程產品和石油產品的第三大出口品類。然而,美國關稅政策使這一增長勢頭面臨逆轉,以蘋果為例,印度原本計劃在2025年承接其全球25%的iPhone產能,但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使這一目標充滿不確定性。
此外,印度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的行業,如汽車零部件和制藥也受到嚴重沖擊。分析指出,美國對汽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直接打擊了印度汽車制造業,而印度對美藥品出口占其總出口的31%,若美國對印度藥品征收同等稅率,其成本優勢將被抵消,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不過目前,印度政府明確表示,不會對美關稅采取報復性措施,轉而尋求通過談判爭取豁免。一名匿名官員透露,印度正利用美方關稅條款中“解決非互惠貿易安排可獲豁免”的機會窗口,并認為其較越南、印尼等國更具談判優勢。
在“對等關稅”宣布后,印度商工部4月3日表示,正在“仔細審視”特朗普宣布“大規模關稅”所帶來的影響與機遇,“印度和美國貿易團隊正就迅速達成一項互利的、多部門的雙邊貿易協定進行討論”。
此前,莫迪政府試圖通過外交手段緩和矛盾,例如在特朗普簽署關稅備忘錄后緊急訪問美國,但“友情牌”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另一方面,印度單方面對55%的美國進口商品削減關稅,涵蓋機械、電氣設備等關鍵品類,部分稅率從30%歸零,同時還在加速推進與美方在藥品、農產品領域的談判。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8446-0.html應對美國關稅,印度降息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